2025-06-30 17:22:28
来源: 无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属于自己难忘的四季:春天,没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天,也许“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秋天,抑或“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冬天,可能“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个人觉得,当年迈出南下打工那一步,便注定这辈子和故乡重逢只能大多在冬季。因为单身汉在外无论混好混差,回老家过年天经地义。
皖北农村的冬天,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散落在茅草屋四周的榆柳桑槐椿楝枣,棵棵光秃秃示人,如果寒风乍起无雪飘落,那么春节会少很多趣味。
感谢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这让淮河两岸的人,时常在雪花中买年货、蒸馒头、贴春联、放鞭炮,伴着“咯吱咯吱”之声登门拜年。
有道是“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我在金华生活30多年,见惯了南山北山的天高云淡、三江六岸的繁花似锦和浙中大地的晨曦晚霞,所以对难得的两次大雪袭城印象深刻。
1996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五,我从蚌埠刚回到金华,迎面即是一场罕见大雪。
当天,金华市普降中雪,市区积雪厚度达5厘米,最低气温在0℃以下。
放下从老家带来的咸鱼、腊肉,应该还有“渡江”或者“黄山”,我马上按编辑部要求,赶到市政府采访。
其实,相邻地区台州、丽水比金华降雪量更大,导致两地大雪阻路及交通事故频发。不得已,金华各县市停开长途班车,滞留在金旅客超3000人。
当天晚上,我将稿子交到编辑案头后,风雪中骑自行车回到东市街租住处,热两个老家带来的馒头,来几两烧酒、就几口咸菜,便美美地进入梦乡。
次日醒来,拉开房门,才发现雪已停,但院子里的积雪早漫鞋面,寒风呼啸着吹过房顶。
雪后的东市街,满目银装素裹,却感觉寸步难行:去踩软软的厚雪,没几下鞋子肯定湿透;沿着已结冰的车辙前行,容易上演“摔跤即景”……自行车不能骑了,出租车等不到,公交车停运……那天上午,平时骑车10分钟的路程,我大概走了近1小时才抵达编辑部。
面对大雪,有人欢喜有人忧——这边有关部门昼夜苦战让交通早点恢复正常,那边竟有人“靠雪发财”:一些客运车主趁机和社会上的三轮车、助残车合伙,把10多名旅客骗到330国道后,拦截过路客运班车搭车,并收取每人10元至20元的“费用”;有人冒充客运西站稽查人员进行站外组客并严重超载,被当场查处;有人将外地客车叫至市区青年路以高出标准价一倍多、每张高达60元的票价,私自超载组客66人准备到乐清路桥,被市运管处人员当场逮住。
个别出租车司机也不老实,以种种理由弃用计价器随口要价,乘客不能接受时就拒载开溜——2月25日傍晚6时20分左右,我来到金华火车站出租车停车点,一司机说到工商城20元不打表,理由是“现在是春节,特殊时期……”大年初五,一旅客在人民西路电视发射塔附近叫住一辆车牌残缺的红色夏利出租车,人还未及上车,车内司机便发话:“不打表,起步15元。”“便宜点行吗?”“不行。节假日机关干部加班要拿几倍工资,我们春节加班,提点价不很自然吗?”
如果说1996年的大雪像一只四处乱窜的老鼠,那么时隔12年之后的它更加肆虐。
2008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南方小年刚过,金华市气象台发布预警,全市有大雪,局部地区还有暴雪……
果然,这场铭刻在市民记忆深处的雨雪冰冻天气,自那天起铺天盖地降临金华。
先是一些山区公路出现险情,许多村庄发生停电,如永康市唐先、中山、棠溪、雅吕等山区出现了强雨雪天气,山上的树木和毛竹被冰雪压断后压到了电力线路上,导致该市30多个村庄停电,象珠镇枫岭脚村一些村民的老房子被树枝压倒,无家可归。婺城区海拔较高的山区公路出现了覆冰覆雪现象,路面凝冰严重,罗电线、汤苏线、白门线、湖大线等多条公路局部路段通行中断,给沿线百姓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
接着,跨市、跨省班车停运,许多准备回家过年的旅客聚集金华汽车西站。铁路方面,金华车务段连夜组织700多人的扫雪队,在沿线各站的行车岗位上扫雪保畅通。即便如此,仍有8000多名旅客无奈办理了退票手续。
交通、交警、公交、市政、环卫、园林、农业、林业、渔业、乡镇街道……可以这样说,2008年春节期间,金华全市上下大都在抗击雨雪冰冻,《金华晚报》破天荒推出多个专版,24小时跟踪各地和有关部门奋战情况。
这场雨雪冰冻灾害,使得金华电网遭受重创,金华电网500千伏线路倒塔56基,220千伏线路倒塔16基,其中担负着义乌和永康供电重任的220千伏溪岩线倒塔14基、受损4基,近10公里的线路倒在了高山上,成为浙江省境内220千伏高压大动脉受损最严重的线路。
2月8日(正月初二),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吹响了抗冰抢险“集结号”,150多名抢修突击队员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机会,从兰溪、东阳、婺城区汤溪镇赶到公司,稍作准备即于当天开赴义乌市赤岸镇乔溪村驻点。2月9日,在“抗冰保电”誓师大会上,全体抢修队员喊出了“奋战20天抢修溪岩线”的口号,全身心投入到抢修工作中。
越是艰险的地方,总有人民子弟兵。让我至今难忘的是,220千伏溪岩线受损铁塔均位于平均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山高路陡,加之路上积雪、压倒的树木挡道,空手走路都很困难,更别说要运输一般单件200多公斤的塔材了。面对金华电业局的支援请求,驻金73051部队首长当机立断,派出新兵大队近500名官兵于2月12日(正月初六)清晨赶到赤岸镇,通过连续6天手抬肩扛,硬是把一件件重塔材分别运至15#、16#、18#、19#、24#、25#、26#等塔位旁,重量总计近60吨。
“73051”是我当兵时的老部队,我的战友、当时担任部队副参谋长兼新兵大队大队长的张建新,江苏人,瘦瘦高高,做事硬气,他在半山腰摸着冻红的脸颊告诉我:“由于部队许多官兵已赶赴江西抗冰抢险,因此只能安排这些入伍才两个多月的新战士到溪岩线决战。这些新战士来自八省一市,虽然他们当兵时间不长,也是第一次承担重大的任务,可在家里从未干过如此重活的他们没一个叫苦叫累的。”
“冰雪在手中融化、爱在心中传递”——由金华团市委和金华晚报编辑部主办、金华第一百货协办的大型捐赠活动,4天内共收到棉衣、棉被、毛绒衣等过冬衣物1.5万件(条),并收到部分市民捐款。正如这场捐赠带来的温暖,鼓励我们,只要心手相连,一定可以战胜天灾人祸。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