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东阳   正文

婺腔“撞”古诗,三幼园丁“秀”新韵

2025-07-02 18:27:38

来源: 无

作者: 通讯员 张月芹

当婺剧的婉转腔调邂逅古典诗词的隽永意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1日,东阳市第三实验幼儿园三大园区的教师们给出了精彩答案。一场别开生面的婺腔古诗吟唱集中展示在此上演,为这个满载收获的学期画上了诗意满满的句号。

展演现场,教师们以分组形式登台献艺。她们将经典古诗词以婺剧韵味饱含深情地展现,触摸文化脉络,浸润教育初心。或加入东阳方言,精心编排情境式的演绎;或将说唱形式创新融合;或以一袭水袖青衣,舞蹈与吟唱相结合……老师们用婉转的婺剧腔调重新演绎经典古诗词。高铁新城实验幼儿园的陈意裙老师组以浓妆扮相登台,“手、眼、身、法、步”更增强了古诗词的画面感,赢得满堂喝彩。

精彩的展演结束后,浙江婺剧团一级演员吴淑娟老师对老师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幼儿园的老师真是多才多艺,堪称全能。平时只知道她们和孩子们相处融洽,没想到还有如此令人惊喜的一面。我在你们当中发现了不少表演人才,大家在‘唱、念、做’方面都可圈可点,尤其将古诗词的意境完美呈现,带来了愉悦的感受,这正是婺剧文化的魅力所在。”

国家二级演员汪霞蓉老师则从专业角度进行了细致点评,既肯定了老师们的闪光点,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们的声音条件很好,但婺剧唱腔中没有翘舌音,只有平舌音,大家在‘咬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摸索改进。”她还针对表演细节逐一进行了指导,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园长马利亚在总结时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看到了婺剧唱腔演绎古诗的独特魅力。她提议,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将系统梳理古诗词资源,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呈现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内涵,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传承。“用婺韵吟唱激活古诗,既能丰富教学形式,又能从校园扎根,为解决非遗‘后继无人’的困境贡献力量。”同时,她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期待在第二届婺韵古诗吟唱比赛中看到更精彩的表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