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柏峰闲话] 素好还是艳好

2025-07-03 06:00:08

来源: 无

作者: 杨子平

插图:黄露

素的本义是指未经加工的细密的本色丝织品,后引申为白色、素雅、不艳丽、不加修饰等,特点是简约、清新、自然。艳的本义是丰满美丽,引申为色彩鲜明、美丽等,特点是浓烈、华丽、夺目。素与艳的好或不好,既取决于个人喜好,也取决于场景需求。当然,如果素艳交融,则可能创造更多美好与惊喜。

有人说艳好。南朝江淹《丽色赋》:“有光有艳,如合如离。”既有光彩照人的美貌,又有惊艳动人的风姿;仿佛近在眼前,却又似远在天边,令人既心动又敬畏。唐代李白《中山孺子妾歌》:“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桃花和李花从深深的井边绽放而出,它们艳丽的花朵在春天盛开,惊艳了整个春季。宋代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盛开的杏花像新妆的美人,容貌娇艳,香气四溢,连天上蕊珠宫的仙女见了也要自愧不如。

有人说艳不好。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鲜华艳采,彧丽炳烂,伤明者也。”“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艳丽的色彩,夺目的光华,会损害人的视力。妖艳的容貌,妩媚的身姿,化妆的脂粉,洁白的丽质,是危害性命的行为。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概论》:“人心……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美妙的乐曲,可惜被一些妖邪的歌声和艳丽的舞蹈埋没了。

有人说素好。战国庄周《庄子·外篇·天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保持淳厚素朴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宋代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丁香花的素淡香气和柔和姿态,正好符合隐士那清雅高洁的情趣。清代纳兰性德《点绛唇·咏风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息,是那些浓艳的花朵无法与之媲美的。

有人说素不好。唐代李商隐《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远方的书信杳无音讯,归乡的梦境缥缈难成,只有那空荡荡的床榻与寂寥清冷的素秋默默相对。宋代杜范《酥溪寺舍窗前有黄金间璧玉竹可爱谩作二十字不许撞题》:“中土太淡素,东皇染半节。”中原的景色太过朴素清淡,春神东皇为它点染了几分色彩。元代丁复《与韩成之饮》:“壮发飒衰素,故山郁嵯峨。”当年的豪情已随风逝去,如今只剩下苍老与淡泊;故乡的群山依旧高耸险峻,勾起我深深的思念。

其实素与艳,并无绝对的好或不好;关键在于“艳而不俗,素而不寡”——色彩浓烈鲜艳,但不显得庸俗、浮夸;风格简约朴素,但不单调、乏味。如果素艳交融、相辅相成,形成色彩与格调、热情与沉稳、张扬与内敛的完美平衡,则会创造更丰富的审美层次、情感表达,享受更多彩的人生体验、人生历程。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