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14:49:12
来源: 无
没有想象中的恶臭,反而飘散着淡淡的柑橘味清香……近日,记者在金东区的金华康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看见,处理有机固废的发酵系统正有序运转,工作人员实时监控设备内部发酵温度、烟气排放指标等多项关键运行参数。在这里,曾经臭气熏天的生活垃圾、污泥等有机固废,摇身一变成了肥料、生物燃料和饲料。
“我们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每吨有机固废的处理能耗仅需10度电/天,较传统发酵技术能耗减少90%。”企业董事长张康东介绍道。
“倒挂”的效益和产业困局
“康扬环境”是一家专注于微生物环保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独立的生物生化和电气实验室,业务涵盖农畜牧业、工业和城市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的菌种、装备及运营服务等。
成立之初,“康扬环境”的重心在垃圾分类。这和企业的所在地不无联系:金东区是农村垃圾分类“两次四分”的发源地、城市垃圾分类“两定四分”的示范地、垃圾分类的改革地,自2014年就开始着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然而从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多年,“康扬环境”遇到了瓶颈。从推进情况看,生活垃圾收集率越来越高,但垃圾的循环利用仍未达到预期。“我们认为,不仅只能停留在前端的收集,而是要关注垃圾‘怎么来’‘去哪里’。”在张康东看来,“康扬环境”和同行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环保产业较为依赖政策持续性支持,这往往限制了企业依赖自身发展壮大,必须找到转型路径;另一方面,垃圾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进一步制约垃圾资源回收领域发展。
“更显而易见的是,垃圾堆肥、焚烧发电,依然是无害化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张康东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并不能直接焚烧,其中的有机物需经堆放、发酵分解,析出水分。借助全封闭运行的垃圾吊抓斗系统,刚到的垃圾被抓放至发酵区域,已发酵好的垃圾则被送入焚烧炉,燃烧产生的热能把水加热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从经济性角度看,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等环节都需要费用,而发电收益远远无法覆盖所有费用。产生的垃圾越多,社会付出的经济代价就越大。从污染排放角度看,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垃圾焚烧量成正比,产生的垃圾越多,焚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就越多。“因此,垃圾资源实现循环,才是大势所趋。”张康东说。
着力破解“循环经济不经济”
挑战之下,如何寻找新出路?
压力催生变革。近年来,“康扬科技”聚焦有机固废“四个来源”即畜禽、市政淤泥、工业有机固废、农业有机固废,专攻资源化、肥料化、能源化利用。企业聚集了东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多名海内外专家博士。在微生物、装备技术、发酵工艺不断突破,成功推出RCL康扬可控式高温发酵系统,结合了传统堆肥的灵活性与立式罐的工艺可控性,在无外部加热条件下,依靠微生物发酵,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
“传统有机固废堆肥需3个月以上,在这里,只需20天。而且堆体温度24小时可升至90℃,杀灭病原体效率达99%。”张康东介绍。如今,这些成果,都已得到了实际应用。
在婺城区蒋堂镇,“康扬科技”建设的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采用好氧发酵工艺,搭配公司专利的高效复配菌剂,达到快速堆肥效果。传统阳光房,易腐垃圾发酵时间需要60至90天,而这里只需5至7天,能缩短时间10倍以上。同时,处理站日均用电将低于15千瓦时。仅此一项,每年可减少电费支出3万元。
在杭州,“康扬科技”与当地一家专注于农业基质生产的企业合作,年处理畜禽粪污和木薯渣可达60000吨,被评为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在宁波慈溪,“康扬科技”与宁波农科院合作开发,为慈溪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处理年处理畜禽粪便10000吨。
此外,有的项目还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康扬科技”与温岭制砖企业合作,年处理工业有机固废60000吨以及市政污泥60000吨。生产出的砖块以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不仅降低了建筑活动的碳排放,还有效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逐步成为建筑行业的新选择。
“康扬科技”的藤蔓延伸至全省、全国的背后,是企业攻克了大量的行业难题,多项技术专利实现了国内领先。目前,“康扬科技”拥有40多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新型实用专利20余项;荣获2项国家级荣誉,参与制定2项国家标准,承担3个省级重点科技项目以及2个市级重点科技项目,其中包括《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农村易腐垃圾太阳能辅助堆肥处理技术规范》等重要标准的制定。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从“垃圾分类”到“点废成金”,科技正在让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也为循环经济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张康东表示,该公司正在拓展设施建设、发酵装备、发酵菌剂、发酵运维、产物消纳等多元化业务,构建更加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