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07:09:03
来源: 无
7月1日,在铁路义乌站出站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活动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目光。全省首个常设性高铁就业服务驿站——“就业创业服务‘义’站”正式揭牌,同时,“义站就业·职达义乌”高铁站招聘活动同步启动。这一创新举措将公共就业服务前移至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实现“出站即面试、下车即上岗”,为来义乌的求职者送上“第一份见面礼”。
服务前置:从“等人上门”到“主动迎客”
“刚出高铁站,就看到了招聘摊位,半小时内就签了就业协议!”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应届毕业生小胡兴奋地说。她在出站通道看到一家外贸公司招聘俄语业务员,现场面试后当场签约,“公司提供宿舍,明天就能上岗,效率太高了!”
义乌是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流动人口超226万,但许多求职者因信息不对称、政策不熟悉而难以快速就业。义乌市人社局经过调研发现,传统招聘模式效率较低,而高铁站日均客流量超5万人次,是精准对接求职者的理想场景。
“就业服务不能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义乌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国成表示。为此,义乌创新推出“嵌入式”就业服务模式,在高铁站出站大厅核心位置设立就业服务驿站,整合政策咨询、岗位匹配、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10项功能,形成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驿站内设有智慧服务区,利用AI技术解答求职疑问,并安排就业服务专员“一对一”指导重点群体。
此外,驿站还专门为外籍人才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义乌作为国际商贸城市,今年以来率先开展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便利综合改革,支持商贸类技能人才免工作经历直接就业,并设立国际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全球人才。
多元场景:从“能就业”到“就好业”
本次招聘活动以“来义乌 留义乌 ‘就’在义乌”为主题,创新推出“老乡带岗”“党员先锋服务”“文旅+就业”等多元场景,提升就业体验。
老乡带岗,缩短信任距离。“听乡音找到了湖南商会的老乡,他推荐的电子厂包食宿,下午就能面试!”来自邵阳的小王对“老乡服务”赞不绝口。义乌统筹195家劳务协作基地和商会资源,邀请在义商会的负责人和老乡志愿者现场引路,以乡情纽带加速人岗匹配。
外国志愿者现身说法。“义乌的优势是成本低、速度快、包容性强!”巴勒斯坦商人巴西尔作为志愿者,向求职者分享创业经验。5名外国志愿者现场为外籍求职者提供咨询,展现义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党员先锋队精准服务。活动正值“七一”,义乌市人社局组织40多名党员骨干成立“党员就业铺路先锋队”,为求职者提供政策解读、社保咨询、劳动维权等服务,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
文旅融合增强吸引力。驿站还设有“简历加油站”“主题打卡点”和“义卡通”服务专区,为求职者提供免费公交、停车、景区游览等福利,通过“政府搭台+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打造立体化就业生态圈。
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就业效率
线下招聘如火如荼,线上同步发力。作为人社部青年人才就业平台试点城市,义乌通过中国国家人才网开展线上招聘会,利用智能匹配技术精准推送岗位。首日活动中,36家企业提供500个岗位,78人达成就业意向;线上30余家企业发布150多个岗位,实现“云招聘”无缝衔接。
王国成表示,未来义乌将持续深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擦亮“就在义乌”品牌,让每一位劳动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机会,全力打造就业创业友好型城市。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