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09:16:56
来源: 无
我喜欢种菜。办公室的窗台、家里的阳台上摆满了盆盆罐罐,盆盆罐罐上种满了菜。一些菜是花,花是菜花。
我喜欢驻足于菜面前,欣赏菜的美,观看菜荣菜枯,或发呆、或沉思、或遐想。无论走路或开车,常常为一株长得好看的菜而停下来,前看后看,左顾右盼,或拍照、或遐想、或翻看这株菜今世前生的故事。看多了,想多了,渐渐悟出了一些菜的门道。好看的菜,特别是好看的花菜都蕴含了别样的魔力,沉淀了许多的精彩故事。
我上下班,要路过一处坡地。一天,无意间多看了一眼那片地,发现坡地上开出一朵朵花。其实,我以前也路过,只因未开出花而不曾留意。那坡地边长着一排山杜英,山很陡,地朝北,阳光不足有点暗,使这片地更加不显眼,但那地上开出的花儿,像一朵朵火焰在微风中跳动,熠熠生辉。这片地因为有了花,有了光,为此一下子明亮了起来,生动了起来,色彩分明,在水墨背景的衬托下,格外惹眼。我禁不住,被那律动的色彩深深地吸引,停了下来,走了过去,细细察看。
这一片地种满了忘忧花,如今已花蕾蔟蔟,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盛开。含苞的像一枚枚金簪;盛开的,六片花瓣微微向下翻卷,尽情地舒展着,花瓣之中泛起一抹羞答答的橘红,羞答答地开,似羞答答地笑。有清风拂过,花枝前摇后摆的,风情万种。
忘忧花,多么美的名字,多么娇艳的花,多么的诗意浪漫,听着就觉惬意而甜美。我禁不住,俯下身,把头凑了过去,在花前深深地吸了口气,一股淡淡的清香顿时沁人心脾,五脏六腑神清气爽。我在赏花闻香,抬头间,有蜂与蝴蝶在花间穿梭,时不时亲吻着这些花。此情此景,不免让我想起一句诗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这片地,没有开出花来前,我不曾光顾,蜂不曾光顾,蝴蝶不曾光顾。一旦开出花来,不请蝴蝶,蝶自来,不请蜂儿,蜂自临。这一回,让我明白,放下追蜂而蜂飞的忧伤,放下追蝶而蝶离的懊恼,静下心来,默默地耕地种花,让自己从内心开出花来。
一朵盛开的忘忧花,让我沉醉忘忧、发痴发呆、浮想联翩。这个美丽的名字,蕴含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承载着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铭刻着许多离情别愁的生活记忆。
忘忧花,其实就是萱草花,又名疗愁、宜男花、金针花、丹棘、鹿剑、川草花、萱萼、黄花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原产中国南部。我的家乡磐安,叫它为金针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忘忧,“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花味清淡,但营养丰富,是屈指可数的碱性蔬菜。在九州烟火人间,其味能登大雅之堂,又能入寻常巷陌,鲜花炒肉丝,干花煮豆腐,若在腊肉香汁里滚一滚,酸甜咸辣,文火慢炖可成美馔。它在烈火油烹中修炼成精,凭一身橘色,能使人解郁忘忧的独门绝技,穿梭于三教九流,在炖煮爆炒间展示与众不同的美。大凡宴会,总有其一席之地,而且总是最后登场,为宴会的压轴菜,遂成大牌名花,美其名曰黄花菜。若黄花菜亮相,君若还不到,则曲终人散,宴散菜凉,又曰黄花菜都凉了。这也是我家乡的风俗。
一朵花,一款菜,就这样从田头地角,山涧空谷、庭院阶旁,走进厨房,在宴会餐桌间起舞,回眸四顾,温婉低唱,颠倒众生,走进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画,问候人间百味。
古老的中医药典籍中说忘忧花,味甘、微辛,养血平肝、利尿消肿、镇静安神、解郁、补虚下乳等多重功效。可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痛、关节肿痛等等病症。忘忧花,娇美的容颜遮不住,腹有诗书气自华,毕竟有妙用,深知人间正道是良药美食。
忘忧花,萱草的精华。每当万物葱郁、蝉鸣高树时,在朝霞与晨露中悄悄然娇美绽放,在夕阳与暮色中轻轻地谢幕退场。一日的灿烂幽香,便祛除一日的闷热忧伤。花放时间不在长短,能使人愁眉舒展,乐而忘忧便是人间仙方。“一日美人”,一日便铸就地久天长。
萱草,因出身名门,纵使一草,偏偏多情,且泱泱华夏,自古多骚客,从《诗经》(卫风·伯兮)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到三国竹林七贤嵇康认定“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晋代夏侯湛遂作《忘忧草赋》:“体柔性刚,蕙结兰芳。结纤根以立本兮,嘘灵渥于青云。顺阴阳以滋茂兮,笑含章之有文”。然后一发而不可收,王冕、高启、苏轼、苏澈、梅尧臣、刘过、徐渭、王十朋等诗坛、文坛、画坛大咖都要吟几句萱草忘忧诗。“时间不尽人间万古愁,却评萱草解忘忧”。似乎文人、名人忧苦多,忧心忡忡,作诗填词对象则非萱草莫属,借萱草而忘忧,乐不思蜀还是忘忧花。可谓忧欲忘忧,乐以忘忧。
不知从何时起,忘忧花成为华夏的母亲花?古人出门欲远行,行前庭中植萱草,万千别离愁绪付忘忧。希望母亲睹花忘忧,平安喜乐。然而,“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萱草能忘忧,而母亲只惦念着游子,压根看不到门前的萱草花。孟郊一首《游子》诗写尽了天下母爱深情。复有后来王十朋“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向人空自绿,无复解忘忧”。事实就是萱草年年绿,金针年年开。游子继续游,忧后更复忧。
忘忧是人生追求,是生活至境,忘忧花则是众人众忧的最佳解药。不是吗?就连生男生女之忧都能解。传说,女人怀孕时,在胸前或头上常戴萱草花就宜生男孩,故萱草花又叫宜男花。有七步成诗之才的曹植著《宜男花颂》,诗云:“草号宜男,既晔且贞”。明代《雷公炮制药性解》写道:“花名宜男,最利胸膈,妊妇佩之,转女为男”。这朵花,经过数千年的修炼,业已成神成仙。
忘忧花,开了谢,谢了开,开了数千年,诗词歌赋、故事写了数千年而不厌不腻。这朵花真的让人越看越不懂,越看越糊涂,难得糊涂是不忧。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