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08:11:59
来源: 无
7月5日至6日,由金华市婺剧促进会主办的“梨园云播・婺剧网红IP孵化营”在中国婺剧院举行,32位来自金华各县(市、区)的婺剧爱好者、专业演员等齐聚一堂,学习运用新媒体传播婺剧文化。
活动中,学员们热情高涨,一边专注聆听讲师授课,一边积极实践——练习拍摄技巧、交流创作想法,还向受邀分享经验的越剧等行业网红请教“直播涨粉”“评论区互动”等技巧,现场互动频繁、创意迸发。
当越剧网红说到“直播时突然甩扇子能涨粉”,台下立刻有学员附和“下次自己也试试”;讲到“评论区互动要接梗”,几位年纪稍长的婺剧爱好者赶紧让年轻人教自己玩梗话术。休息间隙,有人兴奋地开着剪辑app互相请教,有人说想做“幕后揭秘”系列,多拍一些舞台外的婺剧演员,想法层出不穷。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非遗数字化传播,婺剧迎来新机遇。“作为国家级非遗,婺剧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看点,但其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和观赏度欠缺,需要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弘扬推广。这样的培训正当时。”本次孵化营主讲师,金华市菁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资深培训讲师,浙师大、金职大、上财浙院、义乌工商学院等高校外聘自媒体电商创业课程讲师吴栋梁告诉记者,此次课程是针对婺剧网红着意打造的,以打造IP的四步法方法论为基础,结合戏曲类IP打造特性,专门设计了《新媒体时代婺剧传播机遇与挑战》《网红IP定位与人设打造方法》《短视频拍摄技巧及爆款视频脚本》等多样化课程,旨在挖掘婺剧这一非遗的价值并进行推广,助力学员掌握账号运营技能。
为此,主办方还邀请了行业内知名的越剧等网红现场分享经验,为婺剧的互联网传播提供借鉴。
吴栋梁说,对比当前戏曲类账号生态,河南豫剧和越剧的推广情况较好,有多个高粉丝量的个人IP账号和官方账号。京剧作为国粹,有一定知名度,但专业演员运营的账号较少。婺剧目前虽有少量账号表现较好,如刘笑霖(百万粉丝)、陈建旭(单条作品上亿曝光)等案例,但整体而言,目前专业演员运营账号少、业余账号居多,且乡镇活动在互联网传播方面存在不足,多局限于私域流量,仍需多借新媒体发力。
近期,随着婺剧变脸变装在抖音等平台获得上亿曝光,全网的婺剧热度不断上升,“培训活动正逢这一契机,学员若能抓住机遇发布相关内容,定能获得较好的流量”。而对于婺剧文化传播,若能有更多人参与创作和传播,可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提升婺剧的知名度,还能带动当地文旅经济及婺剧衍生产品的发展。
“05后”学员陈鹏昊是通过戏曲联谊会群得知培训活动的,系列课程对他这样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小白”很友好,干货满满,能为初试水的人们提供不少帮助。
他是高二时因参加学校十佳歌手比赛接触婺剧的,“一个月学会并在比赛中获奖,后多次参与市赛”。大学时期,他学习的专业是电子商务运营方向,以婺剧推广作为毕业设计主题,为此还曾前往金华、永康、缙云多地进行田野调查,对婺剧的历史渊源、现代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这次的孵化营培训是难得的交流平台,能让天南海北的爱好者相聚,便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传播婺剧,扩大粉丝群体。”他说,后续如有相关课程,会争取继续参加,并希望主办方紧跟网络变化,能在课程中增加更多可操作性强的实践内容。
学员吴宗于也说,很感谢主办方精心筹备这场意义非凡的培训活动。“培训期间,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与耐心指导,让我们对婺剧网红IP打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他不仅系统掌握了专业知识,更被婺剧跨越千年的艺术魅力深深震撼。“系统的培训搭建了传承与创新的桥梁,我们定当将所学转化为创作动力,以新媒体为媒、以创意为笔,让更多人领略婺剧的独特韵味,携手让这一非遗瑰宝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
听到学员们的热烈反响,活动负责人、金华市婺剧促进会秘书长楼存记很是欣慰。他说,婺剧作为国家级非遗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热忱与坚守。本次活动意在打造可持续传播生态矩阵,通过孵化个人IP、构建内容池、搭建跨平台传播网络,为婺剧注入新活力。“很期待大家以此次培训为起点,用创意与才华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婺剧宣传佳作,让这朵戏曲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