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0:01:57
来源: 无
编者按:今年是金义新区设立5周年。5年来,金义新区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干就干一流、做就做极致”的拼劲闯劲,持续掀起“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新热潮,不断开创赶超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为全面展现金义新区发展的丰硕成果,凝聚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为决战“双千亿”新征程鼓与呼。金华传媒金东中心即日起推出“大干快上·蹲点一线”系列报道,生动展现金义新区大干快上的蝶变场景、改革案例、创新经验、代表人物……此为第5篇。
“宝子们,尝尝鲜!咱家的新品黄瓤西瓜熟啦!”7月8日,岭下镇两岸农业科技产业园里,负责人张园园对着手机镜头热情推介。这已是她的抖音账号发布的第479条视频。
“开始只想推推园区,后来想法打开了。”张园园放下手机,对记者说。她的短视频内容越来越丰富:园里的新鲜事、特色瓜果、新区的好风景、惠农新政策……都成了镜头里的主角。“就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干啥,让乡亲们了解好政策,让新区的好东西被更多人看见。”她坦言,这份坚持不容易,有时为了不断更,连出差时飞机起飞前最后一刻都在赶录配音。
记者跟着张园园走进大棚,开启她日常的巡查。她熟练地拨开燕窝果的枝叶,仔细查看长势,又弯腰核对滴灌设备上的数据。“当初来这儿,满眼荒草,条件是真苦。”她回忆道。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地;如今,现代化的智能大棚拔地而起,嘉宝果、莲雾、燕窝果在这里生机盎然。“我和先生都见过果贱伤农的无奈,作为金华女儿,就想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过来,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增收。”张园园说。
创业难,做农业更难。丈夫卢国峰深有体会:“干农业,没有‘容易’两个字。”建设大棚时,困难一个接一个:酷暑天,镀锌管晒得烫手,工人没法徒手碰;寒冬里,安装师傅的手冻得僵硬,活儿干不快也干不细。“时间不等人啊,只能跟老天爷抢时间。”张园园说。那段日子,她和团队天天盯着天气预报,科学安排,天气好就加派人手、多点开工,争分夺秒抢进度。夫妻俩拧成一股绳,硬是在这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农业园。
如今,1号智能大棚里,几十种特色水果长势喜人,成了游客认识热带水果的“活教材”。2号大棚,“果中贵族”燕窝果挂着金灿灿的果实。张园园如数家珍:“它口感爽滑清甜,带点独特奶香,营养也高。”3号大棚里,则种着新品种的超大蓝莓和百合花。精准的数字化管控系统贯穿其中,从浇水到施肥,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确保每一株作物都得到科学照料。
张园园深知,现代农业不能只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园区探索着“接二连三”的发展新路:围绕种植这一核心,精心打造集观光、研学、文创于一体的农旅项目。“我们学外地观光农场的经验,让游客不光看,还能动手。”她举例说,游客了解了凤梨种植后,可以亲手做凤梨酥、烤凤梨酥,把这份“甜蜜成果”带回家。这种深度体验,拉近了消费者和农产品的距离,提升了附加值,也让园区更有人气。
不仅如此,这个占地198.2亩、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产业园,更实实在在地惠及了周边百姓:园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建立的水果深加工链条,能有效化解农产品滞销风险,保障种植户收益,更拓宽了共富路。下一步,张园园想把直播间直接搬到田间地头。“让消费者看得更真,感受咱新区农产品的新鲜和优质!”她眼中闪着光,望向那片由她和丈夫用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的绿色希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