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09:53:42
来源: 无
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群众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工行金华分行始终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以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构筑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屏障。近日,该行浦江黄宅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百万元投资诈骗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为民" 的初心使命。
6 月 13 日上午,浦江黄宅支行大厅里,中年客户查某的身影显得有些匆忙。她刚办完现金存款业务,便快步走到柜台前,急切地对客服经理说:"麻烦帮我办个汇款,100 万,转到这个账户。" 说着,她举起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 "黑龙江 **** 服务有限公司" 的账户信息。
客服经理接过业务单,按照流程启动"四必问一必签" 风险核查。"请问您认识收款方吗?这笔钱用于什么用途?" 查某眼神有些闪躲,语气却十分肯定:"认识的,是宜信旗下的理财平台,我姐姐介绍的,说收益特别好,一年能有 7% 呢!"
"高收益"" 亲友介绍 "—— 这两个敏感词瞬间触动了客服经理的职业警觉。近年来,以" 高回报 " 为诱饵、利用亲友信任实施的投资诈骗屡见不鲜,这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大、挽回难度高。客服经理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不动声色地按下了呼叫铃,现场经理很快赶到柜台旁。
"大姐,您这投资项目挺可观的,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具体情况?" 现场经理接过话茬,语气亲和却暗藏审视。查某显然对项目细节并不熟悉,只反复强调 "姐姐说靠谱",还拿出手机里姐姐发来的 "收益截图" 佐证。现场经理借口 "大额汇款需要核实企业资质",迅速用手机查询 "宜信旗下平台" 信息,屏幕上弹出的多条 "涉嫌非法集资"" 无法提现 " 等投诉信息,印证了心中的判断。
"大姐,这笔钱数目不小,按规定我们得和您再仔细核对下。" 现场经理一边稳住客户,一边示意同事联系辖区派出所。10 分钟后,民警赶到网点,与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向查某剖析类似诈骗案例:"这些骗子就是抓住大家想赚快钱的心理,先用高收益吸引人,等钱到手就卷款跑路,您姐姐说不定也是被骗了。"
起初,查某还半信半疑,直到看到民警展示的全国类似案件卷宗,才惊出一身冷汗:"难怪我姐姐一直催我赶紧打钱,说名额有限,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最终,她主动放弃汇款,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场历时 40 分钟的 "反诈阻击战",让 100 万元资金稳稳留在了客户的账户里。
此次成功堵截,是工行金华分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缩影。作为国有大行,该行始终以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为己任,构建起系统化、常态化的反诈防护体系。
一是筑牢流程防线。严格执行"四必问一必签" 制度,对大额汇款、代理业务等实行 "穿透式" 审核,重点核查投资、理财等敏感用途交易,通过多渠道信息验证识别风险,绝不因客户 "熟人介绍"" 关系可靠 " 等说辞简化流程。
二是织密宣传网络。变"被动提醒" 为 "主动预警",在网点设立反诈宣传角,工作人员结合实时案例讲解诈骗手法,针对老年人、企业主等重点群体开展 "一对一" 风险提示,年均开展社区宣传活动超 200 场,让反诈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三是强化警银联动。与公安部门建立"3 分钟响应、10 分钟到场" 的快速处置机制,对可疑交易实行 "先冻结后核查",2024 年以来已联合拦截诈骗资金超 3000 万元,协助破获涉诈案件 17 起,形成打击诈骗的强大合力。
四是升级智能防控。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涉诈风险模型,对"夜间大额转账"" 频繁向陌生账户汇款 "等异常行为自动预警,今年以来通过系统监测拦截可疑交易 98 笔,用科技手段为资金安全上" 双保险 "。
金融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消费者权益是金融机构的应尽之责。工行金华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人防 + 技防 + 制防" 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 "铜墙铁壁",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金华、法治金华贡献金融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