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08:52:01
来源: 无
2025年毕业季,一批稚气未脱的孩子刚在父母师长帮助下填好高考志愿,一批青春面孔正带着憧憬与不安从象牙塔走向职场。5年前,同样炽烈的盛夏阳光下,可可、阿离与粒粒(应受访者要求均为化名)也曾如他们一般,怀抱被社会定义的“最优路径”踏入各自精心规划、辛苦博弈得来的前程。
然而职场如赛场,大学毕业的第一个5年职场征途,也成为一场在理想与欲望之间艰难又珍贵的辨识之旅——有人在辗转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人读完硕士再读博,还有人仍在迷茫中苦苦求索,他们更新认知、决绝取舍,在理想与欲望之间锚定属于自己的未来……
给2025职场新人的启示——
毕业五年间
在理想与欲望之间锚定未来
可可:在三尺讲台上找回教育的初心
从省内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又到伦敦一所英国名校读硕,毕业归来后,可可考入杭州一所颇有名气的私立学校任教。起初,她常因学生一次不理想的分数而彻夜难眠,倘若精心雕琢的教案未获满堂喝彩,便如心头扎刺。她执着追求着“精英名师”的光环,这欲望却沉重得让她难以呼吸。
直到今年3月那个微雨的午后,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将一张手工卡片悄悄放在她案头——上面稚拙地写着:“老师,谢谢你那天说我的想法很特别。”刹那间,可可心中那根绷紧的弦似乎被温柔拨动,她忽然领悟:教育之灯,并非为了照亮自己头顶的光环,而是点燃他人心中那一点星火。教育者的理想,应是内在生命对另一生命的真诚期许与灌溉,而非在无休止的胜负场里追逐被仰望的位置。
“这5年,学生在成长,我也在成长。”可可微笑着说。无孔不入的竞争让我们的身体在忙碌中被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则被焦虑攫取。厘清理想与欲望的区别,可可终于卸下沉重的甲胄。如今备课,她不再纠结漂亮的PPT、炫目的演讲技巧,而是更关注每个孩子独特的灵魂回响——当理想从欲望的泥沼中剥离出来,使其温润如玉的本质。
阿离:路径重置后于代码之外见青山
阿离的人生曾在精英赛道飞驰——有复旦本科与港大硕士的光环加持,他曾在华为上海公司的代码战场奋战3年。然而,当凌晨3点的写字楼灯光、等待前序同事完工的焦灼、后序同事不断催促的郁闷,还有日益后移的发际线与身体持续的警报交织,他惊觉自己被困在优绩主义精心编织的欲望牢笼里,日夜奋战却不知因何而战。“赚的钱确实不少,可花钱的时间和心情都没有。”激烈竞争带来的后果,是他在持续的挫败感和不甘心的摇摆中,陷入自我价值否定的漩涡。
一次偶然机会,阿离应老师邀请到金华一家留学服务中心讲课。当少年们眼中因理解了一个算法而亮起纯粹光芒时,他心底那潭死水竟泛起久违的涟漪。他撕下“精英程序员”标签,决然转身告别上海,扎根金华教导孩子们上A-Level课程。这里固然没有之前令人艳羡的薪资,却常有学生雀跃着奔来分享一封封海外名校录取通知,还有与父母亲友相伴、属于他自己的生活。此刻的阿离才真正理解“理想带来内生动力与内心平和”的分量——当心灵不再被外在评价的鞭子驱赶,脚步自然寻得方向。
放下之前对“顶尖科技公司”“精英程序员”标签的执念,阿离在金华觅得自己的一方青山绿水。代码之外,教育、启发之路同样可以通向他的星辰大海。
粒粒:逃离摩天楼的背包客价值再寻
粒粒经历了两个“毕业5年间”,正待开启第三段求学。
从一所美国名校的金融数学专业毕业后,粒粒在美国花旗银行工作。过了5年在飞机上赶报表、候机厅一隅开视频会议的日子,粒粒辞职去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读硕士,毕业后进入一家英国投行香港分公司工作。工作两年半,她便凭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得体的谈吐被一家投资公司挖走,成为分管经营的副总裁,年薪300万元港币,还有提成和股权期权。
身处巅峰的19个月,粒粒感到前所未有的窒息:每一个决策都似悬千钧,每一次会谈都浸透焦虑。做一单顶别人一年、别人几年谈不下的合作她一次搞定,成功表象下欲望的烈焰看似光芒万丈,实则灼烧心灵。
去年9月,粒粒瞒着父母裸辞,逃离摩天楼成为背包客,用足迹丈量辽阔世界。在尼泊尔雪山的澄澈寂静中,在撒哈拉星河的浩瀚凝视下,那些曾令她辗转反侧的KPI与估值模型竟如潮水般悄然退去,她看清自己心灵深处的渴望——原来她一直渴望理解人心幽微的脉络,是在理想与欲望的边界安放自我,而非操控冰冷数字的涨跌。
由云端重返人间,粒粒在环球背包旅行中寻回自己失散已久的坐标。眼下,她正准备申请2026年几所海外名校的心理学深造项目,放下对“抽象伟大”的执念,跟随内心最真实的召唤去重启一条陌生路径。
可可、阿离与粒粒的职场轨迹并非成功学模板,而是3场在现实荆棘中辨认并守护理想的诚实跋涉。
2025年毕业季,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年轻人要重新培养区分理想与欲望的能力——理想是一种自我期许,带来的是一种内生的动力和内心的平和,能够帮助你去屏蔽那些外在评判带来的心理负担。欲望如海市蜃楼,诱人追逐却终将消散;理想则是扎根于自我深处的绿洲,纵然微小,却能予人持续滋养。
站在人生新渡口的2025年职场新人们,愿你在理想与欲望之间看清自己的刻度——世界需要的,永远是一个步伐坚定、眼神清澈的你,而非被他人期许压得气喘吁吁的影子。请记得那些喧嚣的“应该”与“必须”未必是你灵魂深处的航标。真正的成长,恰恰在于勇敢放下不属于你的重担,在纷繁地图上辨认出只属于你的心灵归途。焦虑并非宿命,它只是提醒你,需要重新校准方向并锚定。
当下,不少家长的思想仍停留在一种封闭、稳定的语境下,面对开放、竞争的时代,不能再用过去的观念框住自己、束缚孩子,而要用更开放、竞争的视野去帮助孩子规划未来,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开创未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