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07:31:34
来源: 无
新闻是写出来的,更是“走”出来的。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47周年,《金华晚报》组织了“重走红军路”系列采访活动,成为当年金华媒体圈的“头条”。
沿着当年红军在金华地区的战斗足迹,《金华晚报》记者分三路穿山越岭,寻访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展示老区人民的时代风貌。采访不易,途中有时要翻越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山岭,甚至出现编辑部与采访组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
践行“四力”,有苦有得。当年9月,《金华晚报》陆续刊出《赤色前哨银坑》《红旗漫卷汤溪》等系列报道。《金华晚报》还策划推出了“红星照耀金华——‘重走红军路’特辑暨‘国庆特刊’”,《山口彩霞满天》《希望的曙光》等佳作相继亮相,《最忆是浙南——访原红军挺进师一纵特派员张文碧》一文更是采访到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原浙江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张文碧。
彼时,在南京市区一幢幽静的独门院落里,86岁的张文碧接过《金华晚报》记者专程带去的刊有“重走红军路”系列报道的《金华晚报》,仔细阅读后,连连称赞:“好,好,好。”
“走”过日新月异的30年,《金华晚报》记者的视野跨越历史时空,步履走遍大好河山,笔触凝结真情实感。
2001年,《金华晚报》记者与《东阳日报》记者联动,开展“西部世纪行”大型跨地域采访活动。3个月时间,穿越西部9个省,发回稿子50余篇,既介绍了大西北,又弘扬了金华人开发西部的精神。
2004年,《金华晚报》成功举办“边贸行”大型采访活动,采访了20余个边贸城市,发回报道60余篇……
新闻是流动的历史,记者是时空的旅人。在时代前进的铿锵步伐中,本报记者矢志不渝,以笔为犁、以镜为窗,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岁月长河中打捞真相的珍珠,为时代留下不朽的注脚。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