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金华晚报》创刊三十周年·那些事】以笔为戈 捍卫民生底线

2025-07-11 07:31:39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翁俏

这是一个引起当时中央高层关注、强有力的监督报道。2001年5月底,《金华晚报》记者邵建伟从市卫生防疫站得知,该站在5月28日查获了一批疑似问题粉丝。

“粉丝是老百姓喜爱的日常食物,消费量大,如果有问题,将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我一直在等最终的检测结果。”邵建伟回忆。几天后,邵建伟终于等来检测结果,他马上写成稿件《“吊白块”粉丝惊现我市》并于6月4日刊发。

文章报道了省、市卫生部门因发现粉丝中含有“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食用后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有严重损害)进而对山东烟台珍珠龙口粉丝有限公司进行查处的情况,并曝光了当时所有查出产品含“吊白块”的粉丝生产厂家。

稿子见报后,《钱江晚报》等作了转载,这一事件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吊白块”粉丝被下架。

随着这一事件在全国发酵,粉丝销量明显下降,山东烟台珍珠龙口粉丝有限公司在烟台将浙江省卫生厅、金华市卫生局、金华晚报告上法庭,坚称该公司生产的粉丝不含“吊白块”。另一边,被查处的金华经销商也向婺城区法院提起诉讼,将市卫生局推上被告席,要求撤销行政处罚并进行国家赔偿。

面对争议,记者们顶住压力,全程跟踪两起诉讼案的进展,写出《“龙口粉丝”行政诉讼案昨一审判决》《珍珠龙口粉丝确含有“吊白块”》《金华,对“毒粉丝”深恶痛绝》等数篇新闻,力求全面还原事件的全过程。

时任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的胡银生是这起事件的亲历者。回忆起2001年的“吊白块”粉丝事件,他对《金华晚报》系列报道的社会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金华晚报》的报道不仅及时揭露了食品安全隐患,更推动了监管部门对市场乱象的整治,这种基于事实的舆论监督,真正体现了媒体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

除了应对潜在危险、坚持追踪报道,《金华晚报》还与其他被告方沉着应对诉讼挑战。在应诉过程中,新华社对此事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相关内容很快引起当时中央高层的关注。2002年7月,烟台方面最终撤回诉讼。

回望24年前那场以笔为戈的舆论监督,《金华晚报》这种将笔尖始终对准群众关切的现实痛点的精神,彰显传统媒体品格。

在那之后,《“架金桥”人去楼空 被骗者连呼上当》《东关有“黑车”》《头号危险废弃物在这里回生》《皮筋的芯竟是安全套》等报道无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都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一时间“有事找晚报”成了市民共识。

24年后的今天,当“食品安全探店”成为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密码,再看《金华晚报》那篇泛黄的“吊白块粉丝”报道,就更能读懂“真正的新闻力量从来不会在传播载体的迭代中褪色”这句话的含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