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4:33:19
来源: 无
7月10日上午,“叠嶂壶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近现代绘画展”拉开序幕,66件(套)收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简称为“清华艺博”)的近现代绘画佳作跨越千里来到武义县博物馆。
“叠嶂壶山”取自“邑负壶山而带熟溪,白阳环于左,书台倚于右,层峰叠嶂罗列于其前。(万历《金华府志》)”,既描述武义的山水形胜,也体现近现代艺术探索的艰辛与丰茂。
近现代中国画坛在历史变革与中西文化碰撞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艺术家既坚守笔墨精神,又主动融合多元技法,形成了多个影响力深远的画派,各派立足地域文化,推动艺术革新。
“这次展览按照画派分为6个板块,分别是岭南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融合中西派、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藏品的时间跨度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希望观众能从笔墨的变化中,看到中国绘画百年的发展与变革之路。”此次展览的特邀策展人安夙是清华艺博典藏部书画主管,她以一场导览,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齐白石是京津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世人皆知他画虾为画坛一绝,却少有人知道他的艺术生涯始于人物画。展览中有一幅《抱琴仕女图》,就是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创作于他艺术风格变革的时期。
齐白石《抱琴仕女图》
安夙说:“齐白石第一次走出故乡时,为好友夏午贻的如夫人姚无双担任家庭教师。结合齐白石号寄萍,以及这幅画作上‘寄萍门下无双别,因忆京师落雁声’一句,我们推断画中的人就是姚无双。”
此外,还有张大千40年代初期绘制的大写意山水画《松崖飞练图》、丰子恺融合中国水墨画与装饰性绘画手法画出的《田翁烂醉图》、徐悲鸿在山河破碎之际描绘的《战马哀鸣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丰富且珍贵的展品,让不少前来观展的市民感慨:“这场展览看一遍根本不够!”
“这次展览中,有10余件‘生料’,指的是从被收藏,到移交至清华艺博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公开展陈过的藏品,兼具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与研究价值。”安夙向记者介绍了几个“彩蛋”。
展览入口处的第一幅画《苇风凫影图》是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高剑父和高剑僧所绘,此次为首次展出,画面中对光影技法的表现具有西方绘画的特点,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高剑父、高剑僧《苇风凫影图》
“海派四杰”之一吴昌硕的《桃实图》第一次在大众面前亮相,画中的桃树枝干粗壮、硕果累累,题句:“千年桃实大于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一日(食)可得万年寿,朱颜长如十八九。”画与书法的内容相得益彰,非常接地气。
吴昌硕《桃实图》
张书旂,浦江人,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他的画作《瑞羽和风图》也是首次面世,画中的花鸟灵动写实,笔触浓淡相宜,体现了清新流丽的画风。
张书旂《瑞羽和风图》
在导览过程中,安夙着重介绍了张书旂的影响力:“张书旂在抗战期间去美国创办画院,后定居旧金山,他的绘画风格极具现代感,让一众海外人士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新的认识。”
武义县博物馆新馆自2019年开馆后,便积极开展馆际联系,与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大馆达成合作。
“武义本身有优秀的文化基础,博物馆的硬件条件与人员配置也都不错,给合作馆留下好印象。在与江西省博物馆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对接上清华艺博,促成这次展览落地。”武义县博物馆副馆长胡城说,这是馆内首次覆盖了大量书画名家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展,规模前所未有,并且展览中的作品均是首次在浙江省内展出。
本次展览是高校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的一次联动,为确保展览能够顺利进行,清华艺博团队于去年11月就来到武义县博物馆进行考察。
“纸张书画属于有机质文物,在保存与展出时,对温度、湿度、光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们确认武义县博物馆展柜的硬件条件完全符合文博标准后,就将策划继续推进了下去。”安夙说。
清华艺博副馆长段江飞是第一次来武义,他说:“清华艺博的藏品丰富,但让文物走出库房的集中展览比较少,对我们来说,这次展览是馆际交流的一个良好开端。希望在这场文化对话中,文物能真正活起来,浸润更多观众的心灵。”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12日,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参观。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