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金东   正文

浙师大学子赴孝顺镇调研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共生

2025-07-11 16:16:27

来源: 无

作者: 王鹤之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孝行筑梦 文脉传承”暑期实践队深入金东区孝顺镇,围绕“孝道传承与城镇共生”主题,聚焦老街保护性开发的“孝顺样本”,开展专题调研。学子们走访古迹、对话传承、倾听民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探寻文化根脉与社区发展的融合之道。

踏入孝顺老街,青石板路与雕梁画栋的明清建筑无声诉说着商贸繁华与孝德绵延。城隍庙内楹联祈愿,门风家训深植人心;“二十四孝”文化公园孝子石雕静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遗传承基地、和风书社在此汇聚;新“二十四孝”故事征集更为传统注入时代活力。实践队深入中柔村、车客村,感受柔川河畔九百年积淀:婺派古建天井承接“四水归堂”的期许,贞烈牌坊与深井方池倒映岁月;严氏宗祠记录家族脉络,文化长廊以“清廉”为骨,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将孝老爱亲融入日常烟火。在与村干部、文化站长的深度交流中,实践队既看到书法传情、春联送暖、锣鼓村晚、孝顺榜善举等文化星火,也直面古建修缮的宅基地限制、资金短缺、观念差异等现实困境。来自喀麦隆、马里、俄罗斯的留学生则分享了“买房尽孝”“共居敬长”“独立与牵挂”等多元孝道理解,中外对话丰富了孝文化的当代内涵。

为贯彻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理念,实践队探访金东壁画非遗研学馆,对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俞文建。从谋生之技到使命担当,俞老师以自身从油漆画、雕塑到婺派古建筑壁画的转型经历,诠释了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守护。他强调壁画不仅是艺术,更是传递“孝”文化、教化人心的载体。面对传承挑战,他坚持“民族的才是自信的来源”,呼吁从孩子抓起,多办活动播撒传承种子,并主张在保护中精进技艺,融合时代元素实现创新性发展。

在孝顺镇鹿里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晨向队员描绘了一个典型“老宿舍社区”的转型图景:4900多居民中老龄化近30%,邻里温情与设施老化隐患并存。社区文化活动多依赖外部输入,虽然拥有卡通小鹿IP,却缺乏文化内涵支撑,她提出务实路径:文化传承需“润物细无声”,产业升级应从“小而美”试点起步,比如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辟非遗体验角,探索符合实际的活化之路。

此次孝德文化探秘之旅,浙师大学子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对话,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深刻领悟非遗保护的时代价值。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