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11:35:21
来源: 无
“我去年曾参加过上一期的理论学习和进村实训,今年又来了。每次培训都觉得干货满满、受益匪浅。”磐安县安文街道墨林村文化运营人员郑钰说。7月13日至15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腾讯公司、磐安县委宣传部承办的2025年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行动”培训及项目对接活动在磐安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学员齐聚一堂,共探盘活乡村运营的深度路径。
自去年6月浙江开展“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行动”以来,五期培训已走过嘉善县、桐庐县、宁海县、桐乡市、磐安县,累计培育近2000名学员。
乡村振兴的破局点,在于业态与人才的双向赋能。墨林村的蜕变,就是有一群年轻人在挖掘古村文化运营新业态,“半日小隐”围绕年轻人的消费偏好,量身打造短时、轻量却高体验度的业态组合:一杯村咖的闲适、一场剧本游的沉浸、一组古风照的雅致,恰好填满半天闲暇。
从剧本游、村咖、奶茶店到吊炉火锅、书画馆,这些业态的生命力并非源于数量叠加,而是形成“喝咖啡—逛非遗—剧本游—吃美食”的消费链条,正适合年轻人深度体验的载体。
在去年培训期间,墨林村“剧本游”项目负责人郑钰登上“浙里的乡村最美丽”主题活动直播间,单场直播吸引7万余人观看,给墨林带来了流量。“这次培训让我对数字化运营有了更深的领悟,我要加强新媒体学习,开启AI直播互动(12小时不间断无人直播)和日常直播载体持续引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持续的新潮文旅产品。”郑钰说,墨林村海拔500米,运营团队将聚焦高山避暑经济,打造1.5小时交通圈的山系办公区,进一步破解乡村闲置资产。
当年轻人才用创意激活古村肌理,多元业态用体验连接都市与乡土,乡村便能真正成为“有产业、有温度、有活力”的生活共同体。如今的墨林村,王辉在800年树龄的红豆杉下打造南寻文创,一条非遗主题短视频便为村庄引流1万人次;“隐山・浔味”茶餐厅则通过图片与短视频传播引发大量关注,如今该茶餐厅月均营业额已超8万元。
如何将个体的经验提炼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成为当前乡村运营领域的核心命题。尚湖镇吸引返乡青年成为乡村振兴蝶变中的中坚力量,一大批“懂乡村、会运营、用文化”的人才已从田间地头“冒尖”。
黄林坑村“90 后”青年王璐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创办“蜂蜜咖啡馆”,月营业额超10万元;西岭自然村吸引3名大学生创客入驻,开发“蜜蜂文创”产品,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就业。尚湖镇还设立“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基金”,扶持12个青年创业项目,为乡村注入创新活力。
今年以来,尚湖镇在黄林坑村、铜钿村西岭自然村等重点区域多点突破,推动蜜蜂产业升级、文旅项目焕新、生态治理提效,交出了一份“产业有活力、村庄有颜值、村民有获得感”的发展答卷。
“这次培训活动,将返乡青年、非遗传承人等培育为乡村治理主体,推动村民‘抱团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黏合剂’,引导学员将散落于乡野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运营的产业资产,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工具,将乡村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特派员、尚湖镇副书记钱义说,作为一名文化特派员,将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所在村镇的建设中去,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打响省级重点村的知名度,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当天,磐安县委宣传部还与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乡村文化产业分会、浙江省旅游协会乡村文旅振兴分会签订《磐安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携手推动磐安县乡村文化产业向品牌化、融合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文化繁荣兴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