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葫芦丝声声传情,书法字字见心!中俄青少年相聚金华市君华学校,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2025-07-17 15:48:07

来源: 无

作者: 董易/文 钟成/摄

“Привет(你好)!”“你好!”7月16日,金华市君华学校校门口传来此起彼伏的中俄双语问候。学校领导、学生代表与帝壹马汇的教练、马匹列队相迎,宇树机器狗灵动地穿梭在人群中,热情引导着俄罗斯师生入校,也为这场会面增添了几分科技趣味。

当日,一场以“文明探源·和合共生”为主题的“海外名校”俄罗斯专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作为29名俄罗斯师生金华之行的首站,这场跨越国界的相聚,在初见的问候声中便充满了温暖与期待。

据悉,“文明探源·和合共生”文化交流与传播系列活动是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浙江省文化广电与旅游厅指导,俄罗斯网络中文课堂、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和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策划。该活动以青年学生作为传播的主体,致力于中俄两国进行双向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午餐时分,该校食堂精心准备了特色餐点,一张张标注着俄语的食材卡片清晰明了,让俄罗斯师生能轻松了解每道菜品的信息,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悄然开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初体验。

在欢迎开幕仪式上,金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陈艳和金华市君华学校总校长朱耀仁先后致辞,分别介绍了金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及教育成果。莫斯科548中学老师尤金也分享了对此次文化交流的期待,认为这是中俄师生建立友谊、深化教育合作的宝贵机会。

随后,文艺表演精彩纷呈。中国学生们演绎的《兰亭序》二胡演奏与古典舞,将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俄罗斯学生们也带来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随后的授旗仪式与中外学生互赠礼物环节,让现场气氛愈发温馨,一件件承载着心意的小礼物,成为连接两国学生情谊的纽带。

文化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音乐课堂上,当俄罗斯学生们第一次捧起中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时,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随着第一个音符的吹响,整个报告厅瞬间被惊喜的欢笑声填满。

书法体验更是精彩。聆听汉字“君”的演变过程后,中俄学生结对,认真书写每一笔每一画。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学生自发地在作品上写下“Россия(俄罗斯)”“Китай(中国)”等字样,并画上爱心、笑脸等涂鸦,笔墨之间传递着中俄少年的纯真友谊。

当大家在专注临摹汉字时,高三一班的鲍颖婷同学用毛笔为面前的异国同学画了一幅肖像画。收到这份心意之作的俄罗斯女孩激动不已,用略显生涩的中文连声道谢:“谢谢!我爱!”当即拿起毛笔在画作下方工整地写了“锦鸳”二字——这个带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名字,正是她给自己取的中文昵称。

“虽然不会俄语,但我想用画笔来表达我的心意。”鲍颖婷笑着说道。临走前,“锦鸳”还在扇子上写下“我爱中国”,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份跨国情谊的珍视和对中国的喜爱。

“看到我们学生和中国同学这么快就熟络起来,我感到特别高兴。”尤金告诉记者,他曾在中国生活八年,前两年回到家乡,如今带着学生们重返中国。“俄罗斯的孩子们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他们学习得很认真,也玩得很开心。”

谈到此行的教育意义,尤金显得格外认真:“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国文化,不仅能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在开阔视野、提升自信的同时,也培养了跨文化交流能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