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10:19:13
来源: 无
近日,金华开发区12名外卖骑手担当起食品安全监督员的新角色。他们在日常取送餐的路上,还要多留个心眼,看看外卖商家后厨卫生状况,随手拍照上报监督线索,做食品安全监管的“流动哨兵”。此前,浙江杭州、湖北武汉、福建福州、广东深圳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推出创新举措,聘任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让他们做外卖食品安全的“吹哨人”。
数据显示,我国餐饮外卖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1.5万亿元;外卖用户规模5.9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3%。随着外卖市场的迅速扩张,外卖商家经营不规范、“幽灵外卖”、后厨“脏乱差”等行业乱象也随之显现,极易导致食品安全隐患。面对这些规模小、变动频繁的外卖店铺,消费者无法实地查看卫生状况,监管部门也难以全流程监督。而外卖骑手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其独特的职业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他们具有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天然优势,还能在取餐过程中直接观察商家后厨状况、食品加工过程等关键环节,好比移动的食品安全摄像头,能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这种灵活、动态的监督方式是传统监管手段难以替代的。让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无疑是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的有效补充。
当然,需要关注的是,尽管“骑手监督员”模式在多地取得初步成效,但若缺乏配套保障,其可持续性仍存隐忧。比如如何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对提供有效线索的骑手给予物质奖励,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如何完善保护机制,在骑手因举报违规商家而遭遇恶意差评甚至人身威胁时保障其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监督标准又该如何统一,保证监督效果不打折扣。
所以,要让外卖骑手这支“流动哨兵”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激励有温度,可建立“基础补贴+有效线索奖励”的双重激励。例如,深圳市场监管部门便与外卖平台衔接,对提供有效线索的骑手给予现金奖励,以此鼓励动员更多的外卖骑手积极举报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保护有力度,建立匿名举报通道,对打击报复行为从严惩处。能力有提升,对选聘的外卖骑手加强培训,让监督工作更专业。
还要意识到,对于骑手上报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骑手反馈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形成“发现—上报—查处—反馈”的闭环管理。
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是拓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渠道、强化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有益尝试。“外卖侠”变身“监督侠”,新角色也要匹配新保障。唯有激励到位、保护有力,才能让更多骑手成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眼睛”,敢于监督、乐于监督,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走深走实。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