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乡约   正文

机械作业助力减损增收 早稻机收损失率低于1%

2025-07-21 10:17:03

来源: 歌画东阳

作者: 通讯员 杜超君

七月正值早稻“双抢”关键期。连日来,东阳市种粮大户抢抓晴好天气,掀起夏粮收割热潮,同时充分发挥机械生产优势,有效实现降耗增收。日前,东阳江镇下街头村稻香四溢、机器轰鸣,东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正在此进行早稻机收减损现场检测。

种粮大户郑兴苗今年种植早稻246亩。检测现场,随着收割机驶过,农技人员迅速在刚收割完的地块布点,仔细收集散落的谷粒。经现场测算,机收损失率仅为0.94%,远低于2024年全省早稻机收损失率1.86%的平均水平。据悉,东阳市早稻种植面积达6.5万亩。保障粮食安全,机收减损是“双抢”机械化生产的重中之重,能最大限度降低稻谷收获及产后损失,确保农户种植的水稻“种有所收,颗粒归仓”。

据介绍,机损率通常受田块条件、收获时机、气候灾害、装备质量等客观因素影响。今年,除了良好天气为抢收争取了有利时机外,东阳市还因地制宜,通过现场作业指导、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农民的减损意识和操作技能。此外,不断加强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引导机手和农户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提升机收质量。

同时,为深入推进减损工作,东阳市大力发展农事(机)服务中心,着力提升粮食种植、机收、烘干、植保、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市共有16家农事(机)服务中心提供育秧烘干服务,120余台收割机将全部投入紧张的收割作业。当前,东阳市早稻机收损失率已成功控制在1%以内。

此外,针对水稻烘干等减损短板环节,东阳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5年,早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资金达360余万元,早稻烘干作业补贴预计还需资金300余万元。通过用好用活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机具淘汰更新力度,有效保障粮食减损、提高粮食单产。今年以来,全市已更新高效农机具设备400余台套。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