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黔娃探义乌,共筑成长梦!

2025-07-21 14:24:58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王志坚 文/摄

盛夏义乌,热情似火,情义悠长。7月21日上午,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主楼门前人头攒动,“春晖行动•浙里同行”暨“浙里有黔娃 义地研学行”贵州在浙务工青年子女公益研学活动在此盛大启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启动仪式上,爱心涌动。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为贵州孩子送上短袖衫与红马甲,义乌市君宝工艺品有限公司则赠予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温暖了孩子们的研学之旅。

此次暑期研学活动由共青团贵州省委驻浙江工作委员会金华工委、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携手举办,共青团贵州省委春晖中心、金华市作家协会、义乌市文联及作家协会等部门,还有众多爱心企业与人士纷纷助力。

“浙江与贵州,虽山海相隔,却因对口协作与人文交流结下深厚情谊。金华作为浙江对口支援贵州的关键力量,始终秉持‘志智双扶’的协作理念。而文学,恰似这场跨越千山万水‘扶志工程’中最柔软却坚韧的力量。”金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公炎介绍,近年来,金义两地作家与文学工作者主动担当,以笔为犁深耕文化帮扶。他们深入贵州山区采风创作,记录脱贫攻坚壮举;组织公益文学讲座,为山区孩子点亮阅读之灯;捐赠书籍、筹建书屋,让知识在黔地生根发芽。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十二年坚守“以义育心”初心,从整理地方文脉到策划公益研学,从资助贵州学子到搭建文学交流平台,将“六义精神”化为切实帮扶行动。理事长徐敢远赴六盘水助学,院务委员金香娟为偏远山区“雷锋书屋”建设奔走呼吁,点滴善举尽显文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诠释“文以载道”的深刻内涵。

此次研学活动,是黔金两地文学力量的集中绽放。三天行程中,作家们化身“文化导游”,带孩子们领略冯雪峰的铮铮铁骨、陈望道的信仰之光、吴晗的史家担当;“文学导师”徐敢的写作课,将引导孩子们记录见闻,思考“文字背后的家国情怀”。

“这些努力,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将文学种子播撒进少年心田,助其看见更辽阔的世界。”陈公炎认为,“浙里有黔娃 义地研学行”意义非凡,它是对口协作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典范。

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院长黄选表示,此次公益研学活动是跨越千里的相聚,是寻根、启智、筑梦的旅程。希望孩子们在义乌这片“有情有义”的土地上,收获知识、感动与成长,让三天经历化作照亮前行的光,点燃“走出大山、拥抱世界、创造未来”的火炬。

开班仪式上,中华儒商俱乐部创始人、翥牌酒业(浙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朝兴代表爱心企业和人士发表《爱心宣言》,期望贵州少年带着黔山灵气、揣着义乌勇气,收获敬畏历史的初心、敢闯敢拼的底气与“成为更好自己”的决心。

未来三天,黔娃们将走进陈望道故居,品味“真理的味道”;探访冯雪峰故居,感悟革命情怀;聆听吴晗事迹,学习史学风骨。在追寻“信仰之光”的同时,感受“创业传奇”,实地探访义乌国际商贸城,感受义乌精神与创业者拼搏激情,点燃奋斗梦想。义乌知名作家将开设写作课堂,引导孩子们将所见所闻化为文字,提升表达与思考能力,记录成长点滴,在活力义乌度过难忘而有意义的研学时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