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5:24:05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随着终场哨声响起,为期八天的“浙BA”金华赛区赛事在热烈氛围中圆满收官。这场集草根性、群众性、城市温度于一体的篮球嘉年华,不仅连续数日吸引全场爆满,也因一份意想不到的奖品——金华两头乌活猪,在社交网络掀起热潮,为地方产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年轻化传播力。
从奖台到热搜,金华两头乌的破圈路
“球场拼搏很辛苦,输赢都奖两头乌。”这样一句网友调侃,意外点燃了整个赛事的“第二传播曲线”。决赛现场,冠军队伍环抱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金华两头乌”上台领奖的画面,引发大量围观与转发。更有观众抢着跟"熊猫猪猪"人偶自拍合影,发圈留念,把猪猪的可爱传递出去。一时间,“金华两头乌”不再是产业链深处的名词,而变成了拥有温度与形象的传播符号。
此次创意源自本地企业“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他们通过IP形象设计、人偶互动、衍生文创、赛事合作等方式,将本属于传统畜牧业的物种,转化为可互动、可再创、可分享的城市符号。
从牧场到球场,传统畜种跨界“顶流”
金华两头乌猪,距今已有1700余年养殖史,作为金华火腿的优质原料,亦是中国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唯一入选的猪肉类畜种。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国宝级猪种”受限于养殖属性,难以突破圈层走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金华围绕“土特产”文章做深,聚焦地方资源品牌化、文化化、可视化战略,致力于将产业资源从“幕后”推向“前台”。此次赛事即是“两头乌”破圈的典型实践——一头“养得好”的猪,也要“看得见”“讲得出”“喜欢带回家”。
从畜种到文创,城市故事有了主角
赛事期间,“熊猫猪猪”IP全程在线,从观众席间传递的主题公仔,到赛场边的衍生篮球、主题摊位,处处可见其身影。据统计,赛事同期,熊猫猪猪牧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2%,IP衍生产品销量翻倍,“真猪公仔”与“联名篮球”成为人气商品。农业产品不再止于供需逻辑,而进入生活方式、审美表达与情感互动的新通道。
这一变化背后,是一种产业理念的前移——将农业资源通过体育、文旅、创意等“入口”接入城市生活,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唤醒公众对传统资源的重新认知和情感认同。
落幕之后,是更长远的开场
一头猪的“出圈”,点亮了城市的传播想象,也照见了地方资源转化的广阔可能。它不仅是一份趣味奖品,更是一种“产业+文化+科技”的新范式展示:在不改变物种本源的前提下,实现了内容形象的转译、品牌语言的更新、文化场景的重塑。
“浙BA”金华站虽然落下帷幕,但以金华两头乌为代表的地方IP,正在开启一条更长远的路径:从牧场走进赛场,从球场走上云端,从文创走回餐桌。未来,这头“熊猫猪”或将成为金华递向世界的一张鲜活名片——可爱、可感、可持续。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