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5:49:19
来源: 无
造谣一张嘴,企业跑断腿。
零跑汽车负责人去世,“阿里云”非法测绘……网络“黑嘴”信口雌黄,屡屡得逞,企业发展失信心、不安心,民营企业更是被伤害的重灾区。
5月22日,中央网信办开展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两个月的整治期届满,一大批“黑嘴”账号被依法处置,可谓对准痛点,行动果决。这个让不少民营企业有苦难言的问题,取得了“人人喊打”的共识,为更大力度的司法实践打了样。近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
专项行动甫一亮剑,就得到“企业苦网络‘黑嘴’久矣”的共鸣。网络“黑嘴”猖狂多时,不是因为没有打击,而在于他们极易改头换面、死灰复燃。“黑嘴”闭嘴难,既因流量变现的诱惑、敲诈勒索的套路,也有恶性内卷的推波助澜。
有些自媒体为了起号,危言耸听地传播知名企业的谣言吸粉;有网络大V贴着“惩恶扬善”的标签,行敲诈勒索企业之实;一些水军账号打着评测产品的旗号,实则却是对手企业搞不正当竞争的提线木偶……
互联网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整治网络环境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彻底铲除伤企“黑嘴”滋生的土壤,需要有一套组合拳,打出多方共治的社会协同防御体系。
声誉是决定企业盛衰的核心资产。政府要给被“黑嘴”伤害的企业撑腰,为它们澄清正名,为市场运行与公平竞争提供安全屏障。
要提高“黑企业”的违法成本,让谣言制造者忌惮。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动真碰硬、一查到底,真正斩断所谓的“商业化路径”,让“黑嘴”吃重拳,把“黑嘴”背后的“黑手”一锅端。
要堵上平台运行的机制漏洞,让谣言传播知止。“黑嘴”是始作俑者,平台也是责任主体。后者应完善审核拦截和IP标签机制,防止“黑嘴”兴风作浪、借尸还魂。如果平台怠于履责,给企业造成损失,应承担连带责任,形成惩戒问责倒逼机制。
伟大的品牌从来不是靠抹黑对手成就的。组合拳如能拳拳到肉,定能踩住“互泼脏水”式内卷的刹车。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网络阵地事关国家安全命运。治理网络“黑嘴”,不仅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刚需,是维护互联网空间秩序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
AI技术的普及,带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风险。阻断网络“黑嘴”漂白,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政策和法律的刚性维护、常态长效,更离不开科技向善的大道不孤、久久为功。
既然已亮剑,就应打出章法,形成闭环。唯此,才能彻底堵住“黑嘴”,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专注创新创业。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