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首页内栏目  >  首页热门视频   正文

婺有话说丨从“活地图”到“最强大脑” ——主动学习与持续思考的时代价值

2025-07-23 09:48:57

来源: 无

作者: 章艳婷/文 赵创 摄/剪辑 傅军杰/制图


在智能手机导航普及的今天,一位95后铁路姑娘用一支笔、一张纸,徒手绘制出包含1092个站名、975个接算站的全国铁路示意图,其精确程度堪比电脑制图。

这位来自金华车务段的客运值班员邢思源,用她的“最强大脑”向我们展示了当代青年身上宝贵的刻苦精神。

邢思源的“活地图”技能可不是与生俱来的。起初面对密密麻麻的铁路线路图,她也觉得“像看天书一样”。只不过她不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她创造性地将站点名称编成顺口溜,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高铁和普速线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半个月画满100张A3纸,这种近乎“笨拙”的坚持,恰恰体现了最纯粹的学习精神,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慢工出细活”的真谛。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获取太便捷了,但不得不承认,不少人深度学习和持续专注的能力在衰退。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习惯性求助网络或AI解决,形成网络依赖。

邢思源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专业能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和“下笨功夫”去打磨。

当银发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手足无措时,当旅客需要紧急换乘又时间仓促时,邢思源脑海中的“活地图”就能发挥关键作用,这些都是真实发生且都被邢思源巧妙化解的问题。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让专业技能有了温度,正是当代“钉钉子精神”的生动体现。

计算机可以存储海量数据,但无法像人一样理解旅客的焦虑,无法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判断。她的“活地图”不仅是信息的集合,更是经验、智慧和同理心的结晶。

从咱们金华这位95后姑娘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也看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贯彻与落实。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