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暑期AB面:不求面面俱到,但希望遇到自己更好的那一面

2025-07-23 09:50:35

来源: 无

作者: 董宏程 王峥怡 董易

蝉鸣声声,转眼间暑假已过半数。假期,意味着无限的快乐和无限的可能,也面临着无限的选择。今年暑假,我们看到了不少金华孩子的选择,有人学习新知,提升自我;有人呼朋唤友,外出旅游;还有人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假期里,有A面,也有B面。假期还有一个多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不求面面俱到,但希望遇到自己更好的那一面。

A面

义乌“小老板”上线了:暑期练摊攒经验

“卖画板了!”暑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这片热闹的商海中,一个个挂着“小小货郎担”标牌的摊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其中一个摊位上,9岁的章焮娜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为一名外国客商递上马克笔。她流利地报出价格,细致解答客人的问询。成交后,身旁的小伙伴11岁的周衍行则有条不紊地给商品打包,两人配合默契,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老板样。

这个暑假,章焮娜和周衍行加入了商城集团组织开展的第11届“小小货郎担”暑期实践活动,成为200多名“小老板”中的一员。他们的摊位从7月14日起开张一周,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售卖画板、玩具、手表等小商品,亲身体验父辈的经商日常。

章焮娜的父亲在国际商贸城一区经营玩具摊位,从小在市场里打转的她,对做生意并不陌生。周衍行则是“摆摊老手”,去年暑假就和妈妈在青口夜市摆过摊,售卖自己的闲置玩具,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7月14日是他们摆摊的第一天,上午有不少客户光顾他们的小摊,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商人。刚出摊不久,他们就成功卖出3块手表、3盒马克笔,原价105元,最后他们便宜了5元,以100元的价格成交。这笔生意让两人都兴奋不已,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练摊能够锻炼沟通、表达能力,还有胆量。以前见到陌生人,我会有点害羞,现在敢主动上前打招呼介绍商品了。尤其是和外国客商交流后,当他们竖起大拇指时,我心里特别自豪。”章焮娜说。周衍行也表示,通过练摊,自己对父母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以前只看到爸妈做生意时成功的一面,现在亲身体验了才知道,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有多辛苦,做生意真的不容易”。他们都表示希望多学点,以后长大了也想做生意。

到了收摊时间,商贸城渐渐安静下来。章焮娜和周衍行认真清点当天的收入,账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清晰地记录着他们一天的收获。这个暑假,对于许多在市场里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忙碌又充实的,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用独特的方式度过这个有意义的假期。

大学生忙碌了:通过实践助力地方文化发展

对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大二学生陈书琰来说,这个暑期是一段充满探索与成长的时光。假期里,她加入“遂昌故事”文化展示课题组。6月26日至7月5日,她与团队在南渊涵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丽水市遂昌县三仁乡等地调研,围绕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展开了一系列创作:亲手参与蓝染长布制作,将遂昌元素巧妙融合;参与关于“遂昌故事”的杂志编排与排版、纪录片拍摄。此外,她还协助澳大利亚访学团同学完成展板设计,在跨国籍跨文化的合作中收获了宝贵的沟通经验和真挚友谊。

实践中,拜访遂昌县收藏协会会长雷义华的经历让她印象深刻。雷义华自幼爱好收集古玩,如今藏有从元代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遂昌地方文献史料8000余份,300多件革命老物件和700多件其他老物件。“那些充满年代感的藏品,让我真切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陈书琰说,雷义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更让她深受触动。

与此同时,陈书琰还参与了主题为“山海间的共富力量”的红色寻访活动,走过金华、杭州、遂昌等浙江多地,感受红色文化与区域发展的紧密联系。

暑期实践让陈书琰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不仅提升了她的设计、排版、剪辑等实操能力,还让她学会了在项目中解决问题,更明白了这类社会实践的意义:用年轻视角和专业技能,让地方文化被更多人看见。

暑期实践还让陈书琰树立了职业理想。“未来希望投身乡村文旅或乡村振兴相关领域,像在金华岩头村看到的那样,用设计与改造的力量为乡村带来改变,让专业所学真正扎根大地。”

B面

父母急了:宅家吃外卖、刷视频,“小胖”20天暴涨4斤

“才20天,就胖了2公斤,到时开学了该怎么办?”7月21日,市民吴女士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长长叹了口气。吴女士的儿子李乐(化名)是市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暑期前身高141厘米,体重42公斤,如今20天刚过,李乐身高没有变化,体重却已增加2公斤,到了44公斤。“原本就是班里的小胖,现在要变成大胖了。”看着儿子的身材,吴女士又怒又恼。

吴女士和丈夫都是上班族,除了每天下午的围棋兴趣班,李乐平时一个人在家。“我们本来计划好,早上出门前给他留好午饭,他放微波炉里热一下就好了。”李乐答应得很痛快,可最近,吴女士才发现他经常偷偷叫外卖,而且不少是垃圾食品。“那天下午我提早回家,在垃圾桶里发现了外卖餐盒,仔细一问,儿子才承认自己偷偷叫了很多次外卖。之前,他在我们下班之前就会把垃圾丢到外面了。”就这样,儿子李乐的体重直线上升。

让吴女士更苦恼的是,原来给孩子学习的平板电脑,也变成了孩子刷视频的“利器”。她查后台记录,发现儿子刷视频最长的一天达到6个小时。“边看短视频,边吃外卖,真的很惬意。”儿子的话更让她哭笑不得。

现在,吴女士没收了儿子的电子设备。“每天晚上让爸爸带他去跑步,希望尽快减肥成功。”她说,之后会更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假期状态。

店员恼了:数码店一开门,就变成了“游乐场”

“最近一开门,涌进来的都是孩子。”7月20日晚,市区李渔路上一家商场数码店店员陆永挺,看着店里的孩子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暑期,数码店几乎变成孩子们的“游乐场”。他们占据着展示机、试用机玩游戏,有的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在店里,记者确实看到不少年龄10岁左右的孩子在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玩各类游戏,其中不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竞技游戏。“快快快,草里有个人……”现场有不少孩子组团而来。

“爸爸妈妈上班,我和他们说来商场纳凉,就悄悄来玩一下游戏。”一名11岁男生告诉记者,家里的数码产品都被父母带去单位,自己一周就来商场两三趟,和同学一起打游戏。

“我们开门营业,也不能把孩子赶走。”陆永挺说,店员有时看到玩游戏过长的孩子,也会劝阻,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孩子并不听劝。

暑期,遇到更好的自己

暑期,是每个孩子都期待的快乐时光。一个高质量假期需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营造。但不少家长不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有的太紧绷,有的则太放松。因材施教不只是对学习的要求,也是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的准则。家长要做到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时间精力等,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带孩子去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看看,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提出问题,勇敢寻找答案;或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游览风景名胜地,去参加义务劳动……假期的选择很多,这个时候也是发现孩子成长方向和兴趣爱好的最好时期。

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独立发展的空间,营造放松而充实的暑假生活。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段时光里慢慢体味生命和成长的美好。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