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09:50:39
来源: 无
从2021年第一篇稿件见报至今,环城小学小记者童馨莹保持着每年至少1篇的登报频率。在她的笔下,文字带着生活的温度。“小猫会‘刮胡子’,爸爸的爱藏在饭菜里,妈妈的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班主任朱丹说她是“班里很会写的孩子”。
“我喜欢观察生活里的新鲜事,觉得校园里的活动、同学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提及投稿,童馨莹的话语中带着对小记者身份的热爱。
在环城小学六(8)班,45名学生全是小记者。这份全员参与的热情,离不开朱丹的悉心浇灌。每次班级活动前,朱丹总会提醒小记者们:“这些鲜活的场景,可都是适合报道的宝藏素材呀!”有学生投稿,朱丹就会在班里表扬,鼓励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她会帮小记者修改稿子,教他们怎么把文章写得更生动。
“作文投稿与发表的意义,不仅在于‘被看见’,更在于这个过程中带来的能力提升、心态成长和对文字的热爱。”朱丹认为,这对学生而言是极具价值的经历,既能增强写作动力与自信,又能帮助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拓宽视野与认知。
谈及小记者身份带来的变化,童馨莹毫不犹豫地说:“让我变得更自信了。”曾经的她,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会脸红,写作文时总是“卡在开头”。成为小记者后,为了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她学会了与人沟通,在一次次实践中,胆怯逐渐被从容取代。与此同时,她的写作能力也在悄然提升。“为写好报道,我更留意身边的小事,写作时也能找到更多素材,现在不管是说话还是写东西,都觉得顺畅多了。”
她提到一次“探访科技馆”的小记者活动。“一开始特别紧张,面对负责机器人展区的叔叔,提前准备的问题忘了一半。”但让她感动的是,工作人员特别耐心,笑着引导她慢慢进入状态。最终,她不仅顺利完成采访,学到了不少机器人知识,写成的报道更得到了老师表扬。这次经历也让她明白,采访中的小挫折都是成长的阶梯。此后,无论是校园活动还是校外实践,她都能带着勇气主动与人交流,用文字记录每一个值得珍藏的瞬间。
“我会继续报名初中小记者。”在童馨莹看来,初中生活一定有更多新故事,会遇到新同学、接触新课程,这些等着她去记录。“之前积累的经验能帮我更快适应初中学校的小记者工作,我也想挑战一下更有深度的报道。”
作为学姐,她想对低年级的小记者说:“别怕犯错,大胆去尝试。多观察、多提问、多练习,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写出真实感受,就是好报道。”
从害羞胆怯到自信从容,童馨莹在金华小记者的舞台上收获成长与蜕变。这份成长,不仅是她个人的精神财富,更印证了一代代小记者在实践中绽放自己的独特光彩。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