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头伏已至 冬病夏治正当时

2025-07-23 11:41:45

来源: 无

作者: 余震东

7月20号,金华正式进入今年头伏,这意味着“冬病夏治”的黄金时节拉开帷幕。记者日前在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看到,78岁的张奶奶正拿着预约单排队,“去年贴了三伏贴,冬天哮喘没犯,今年要早点来”。据该科室主任中医师陈泽莉介绍,近日,针对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三伏贴预约量已大幅攀升,不少像张奶奶这样的“回头客”早早赶来,希望借助节气疗法巩固调理效果。

三类老毛病最适合伏天治

“中医认为,冬季易发的疾病多因阳气不足、寒邪内侵所致,夏季阳气旺盛,人体毛孔张开、气血流通加快,此时通过温阳散寒的疗法,可激发人体阳气,驱散体内伏寒,调整阴阳平衡。”陈泽莉医生表示,冬病夏治并非“一刀切”,需根据体质辨证,临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骨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虚寒性胃肠病,如慢性胃炎、腹泻等三类问题,在伏天干预效果最显著。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中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通过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药物成分经皮肤吸收,直达病所,起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针对不同病症,三伏贴的配置也有许多个性化方案:呼吸系统疾病多用麻黄、白芥子等辛温药材制成的三伏贴,贴于膻中等穴;骨关节病采用隔姜灸,借生姜温性增强渗透;胃肠病则配合山药、茯苓等健脾食材,通过食疗巩固疗效。

艾灸也是常用手段,选取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借夏季阳气旺盛时温通经络,尤其适合风寒湿痹、畏寒者。除此之外,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如阳虚体质者夏季服用温补中药,可减少冬季发病。

贴敷艾灸有特殊讲究

老年人皮肤敏感、基础病多,冬病夏治需特别注意方式方法。陈泽莉医生总结了“三宜三忌”原则:

贴敷时间宜短不宜长:老年人建议控制在2-4小时,尤其糖尿病患者,皮肤感知差,需家属定时查看,出现轻微刺痒可提前取下。

艾灸温度宜温不宜烫:关节疼痛老人爱用艾灸盒,但温度过高易灼伤。建议选择直径1.5cm的小艾柱,距离皮肤3-5厘米,以“温热不烫”为度,每次15分钟即可。

调理周期宜连不宜断:中医讲究“三年为一疗程”,很多老人贴一年见好就停。其实慢性病调理需循序渐进,今年贴敷后,明年、后年最好继续巩固,形成“阳气储备”。

“冬病夏治就像种地,伏天是播种的好时候,”陈泽莉医生表示,对老年人来说,这是用最小代价改善生活质量的好方法。随着7月20日头伏的到来,不妨带着父母去看看,让这个夏天成为健康的新起点。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