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1:58:16
来源: 无
7月20日晚,万众瞩目的“浙BA”金华赛区决赛之夜,一座高近60厘米的冠军奖杯一亮相便引发满场惊叹——“双龙戏珠”!这座由黄小明和程育全两位工艺美术大师联袂打造的冠军奖杯,流线型杯身如蓄力腾空,不仅是对冠军永康队努力拼搏的褒奖,更是八婺大地传统技艺与时代精神的金属诗篇。
“我们在永康武义都有厂,这次的冠军奖杯底座采用高纯度黄铜,是我在茭道厂区这边制作的,恰好最后的冠军得主是永康队,这一切都很有缘分。”7月22日上午,在位于武义县茭道镇的金华神雕雕塑工艺公司,来自永康的大国非遗工匠、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和记者聊起了冠军奖杯创作的幕后花絮。
自古以来,浙中大地便是能工巧匠的汇聚之地,铜艺文化源远流长。今年66岁的程育全是永康人,系当地传承两百余年的神雕铜艺第六代传承人,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永康金属雕”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年仅16岁的程育全执锤学艺,他随父辈走街串巷、行担四方,奠定了扎实的传统铜艺功底,从此开启了50余年对铜雕技艺的深耕。“这是我1975年刚开始当学徒时挑的铜匠担,大箱子是用来装生活用品的。旁边这个是当师傅挑的铜匠担,有八九十斤重,工具设备、生活用品都在里面了。”在神雕铜艺术馆,程育全指着两副很有年代感的铜匠担,回忆起当年走村串户的创业经历。
程育全的学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铜艺的传承,既要面对传统技艺的严苛要求,又要应对现代生产工艺带来的诸多挑战。何况在那个机械化生产逐渐兴起的时代,手工铜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然而,程育全从未动摇过对铜艺的坚守,铜艺始终是他心中最深的热爱。
1983年,对于程育全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起点。那一年,24岁的他与父亲程朱昌一起,从一间简陋的家庭手工作坊起步,后来创立了浙江神雕雕塑工艺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程育全凭借着对铜艺的热爱和执着,开始了他的铜雕事业。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辅助的年代,他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工技艺,一锤一锤地敲打出每一件铜雕作品。正是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品质的追求,让神雕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世家传人,程育全在完整掌握铸、锻、錾、雕、刻、凿等20余种传统铜艺技法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先后研发“喷铜”“镌錾铜”“泼铜”“多维錾雕铜”等新工艺,开创“山水铜画”“锤铜画”等全新艺术形式,形成独树一帜的“程育全铜雕六法”,构建起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的铜艺流派。
从一块平凡的铜片到一件精美的铜雕作品,需要经过无数次的锤打与雕琢,每一次敲击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时至今日,程育全的坚守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诸多荣誉,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艺50年来,程育全的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代表作包括国礼级作品《玄奘法师铜像》、重大历史题材《井冈朱毛会师铜像》、昆明世博会铜雕、北京奥运会铜雕等,还有横店圆明园12兽首与大水法复刻、甘肃省博物馆铜车马复刻、曾侯乙尊盘系列等文物复刻经典,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铜雕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无限潜力。
此次浙BA赛场上铜雕技艺的闪耀光芒,对程育全来说不是偶然之举,其实他已在国内体育赛场有过更为高光的时刻。去年6月30日晚,在杭州举行的第26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L)总决赛上,主办方特意邀请程育全大师来到决赛现场手工雕刻冠军奖杯。当比赛决出冠军后,短短十来分钟时间,在全场欢呼声中,程育全用娴熟的技艺在CUBAL总冠军奖杯上亲手刻上了“清华大学”四个字,让直播视频中千万网友与现场球迷见证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奖杯上刻字,从工艺上说不难,但在万众瞩目的篮球场上,又是现场直播,或多或少会有点紧张感。”虽然时间已过去一年多,但程育全聊起当天的特殊经历,经历了很多雕刻大场面的他仍然有些兴奋,对当时很多情景记忆犹新,“现场有很多媒体在拍摄,雕刻过程要比平时更细心,就怕手上的刻刀碰到旁边的镜头。”
事实上,这次特殊的现场秀不仅对程育全来说第一次,也是CUBAL赛事的“首次”,这是该赛事第一次运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总冠军奖杯上现场手工雕刻冠军队名称,这无疑是属于程育全和铜艺雕刻的惊艳时刻,更是“武义智造”在金属工艺细分领域强大竞争力的缩影。
近年来,作为武义智造的代表性品牌之一,神雕公司深植于武义扎实的产业土壤,专注高端金属艺术铸造与雕塑领域,已成长为国内金属工艺雕塑领域的“佼佼者”,作品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内外。正如此次浙BA冠军奖杯所展现的,无论是底座独特的圆梯形锻造,抑或是阳刻文字“金华八婺同心杯”的清晰力度,无不体现着武义制造在细分领域的深厚积累与领先优势。
在铜艺的世界里,程育全不仅是一位技艺卓越的大师,更是一位将铜艺文化推广至大众的先锋。这些年来,他始终秉持“技艺共享”理念,将“复合铜工艺”“仿玉仿木铜艺”等核心技术向社会推广,累计培训全国各地学员3000余人,带动上万个就业岗位。
“我们主导建成了神雕铜艺博物馆、神雕铜艺术馆、神雕铜艺文创园及程育全铜雕创作室,构建起集展示、研究、教学于一体的传承平台,接下来还要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创新,延续铜艺文脉并发扬光大。”说起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程育全的眼神充满期待,其长子程颐亦已接过传承接力棒,创办了程育全铜雕新品牌,让百年铜艺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
“铜艺的未来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承,更在于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对于因“浙BA”一夜走红的铜雕技艺,程育全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推广展示契机,希望借浙BA赛事的东风,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喜爱传统铜雕技艺,让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风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