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金东   正文

“大干快上·蹲点一线”⑲希望的田野满眼绿

2025-07-24 13:04:10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倪国栋

编者按:今年是金义新区设立5周年。5年来,金义新区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干就干一流、做就做极致”的拼劲闯劲,持续掀起“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新热潮,不断开创赶超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为全面展现金义新区发展的丰硕成果,凝聚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为决战“双千亿”新征程鼓与呼。金华传媒金东中心即日起推出“大干快上·蹲点一线”系列报道,生动展现金义新区大干快上的蝶变场景、改革案例、创新经验、代表人物……此为第19篇。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全国31个案例中,金东《全程管控农药包装废弃物 守护绿色生态田园》案例作为全省唯一入选。

什么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它有什么危害?金东经验为何能登上“国榜”?

农药包装废弃物,顾名思义,即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或含有农药残余物的包装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如得不到妥善收集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

金东农业经济发达,但漫步在全区的乡间田野,却几乎无法找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身影。这些包装物去哪了?

金东精心编织了一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全区60家农资店既是指定农药销售点,也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每一笔农药商单,都会在销售记录中实名“留痕”,确保“应收尽收””“滴水不漏”。

多湖街道的国建农资经营部负责人丁建国对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定点回收后的改变印象深刻。“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污染的是自己的家园,农民们很快就接受了回收的做法,更何况空农药瓶、空农药袋还能回收换钱。”丁建国说,一方面是“精确到人”的回收溯源,一方面是“回馈到袋”的回收补偿,让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迅速成为了金东农民的自觉。此外,针对部分回收点回收量较大但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金东区还科学布点,设立了22个防雨、防漏、防遗撒的专用集装箱回收仓,解决露天堆放、异味扰民的旧难题。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运营,金东这张绿色管控网日渐成熟,数字化管理手段为回收网络的精准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记者来到金东区农业行政执法队一中队,中队长方就点开“浙农优品”应用中“农废回收”模块,金东区杜根亮农资经营部的回收数据一目了然。

“在‘农废回收’模块上,不仅能看到全区整体回收量,更能精准定位到每一个农资店的回收明细,便于我们精细化管理。”方就解释道,“系统贯通了购买与回收信息数据库,能有效防止漏收误收。对购买—回收数量不一致的农户,我们会提醒店主和农户及时核查,送交农废至就近回收点。”

这套标准化的“装备”,让农户交得明白、网点收得规范、管理有据可查。

有了数字化手段的协助,不仅让回收变得精准,也让“主动出击”防范各类意外情况成为可能。

金东区农业农村执法队结合各作物生长周期和病虫害防治规律,精准分析农药瓶产生的高峰时段和种类,制定动态回收计划。在关键时期,归集点大幅增加回收频次,让农药瓶在回收点停留时间缩至最短。执法队员还会重点核查一次性回收量过大、登记信息可疑的台账,严防严查外来废弃物。

实现包装废弃物的长效治理,还要在源头上下功夫。金东区坚持“回收”与“减量”并重,突出靠前防控。

“全域+重点”织密病虫害监测网络是关键。目前,全区设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23个,尤其在塘雅镇万亩良田、澧浦镇下宅村东湖畈等水稻核心种植区,安装小虫体智能虫情测报灯、二化螟性诱测报器等智能设备,实时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精准施药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精准监测,金东区大力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模式。

7月15日,在金东区多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上空,一台台植保无人机正在高效作业。“目前是病虫害高发期,我们利用植保无人机,实施统一时间、统一区域的集中防控,一次性完成全区域飞防。”金东区农技站工作人员何春玲介绍,“通过无人机防控,防治效果显著提高,继而有效减少农药使用总量和频次,从源头上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据统计,金东区在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增0.5万亩的背景下,农药使用量从2020年的340吨下降到2024年的270吨,降幅达20.6%;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从2020年的29.02吨下降到2024年的27吨,降幅达7.5%。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