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金云评丨因为有哨声,热爱才不会“出界”

2025-07-25 11:24:1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沈之阳

今夏,“浙BA”火热出圈,一场场草根对决在方言呐喊与地道奖品中拉开帷幕,引发公众热烈关注。从地市篮馆到街道场地,从地方队伍到线上直播,这项群众性赛事不仅承载着浓厚的体育热情,也激发了社会对于公共治理和规则建设的更高期待。

火可以点燃激情,也可能引燃风险;热度之下,更见功夫所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高关注,如何在保持群众热情的同时守住制度边界、维护良好风气,成为一道现实考题。纪检监察机关理当在其中找准方位,做实“无声监督”,护住这份热烈的本色。

赛事有热度,还需秩序托底。群众性赛事的生命力,源自真实、来自公平。“浙BA”的走红,靠的是“真刀真枪”的拼搏,不是造势包装,也不靠明星加持。正是这种未经修饰的原生态,让人看见了草根的力量与集体的热望。

但热度越高,越需冷思考。赛事组织是否规范?经费管理是否透明?资源配置是否恰当?这些看似“幕后”的问题,正是决定群众信任能否持续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活动传播、赞助投入、公共资源调动等方面,更要警惕“热闹”背后的制度缝隙,避免借群众赛事之名行不正之事。规则托底,方能保障公平;制度稳当,赛事才行远自迩。

监督要嵌入,更要前置发力。流量时代,热点生成节奏快、舆论聚焦强,自发性、非计划性的社会热潮对治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监督模式若仍依赖“事后反应”,不仅跟不上节奏,也难以防范风险于未然。

纪检监察机关应顺势而为,变“事后监督”为“嵌入监督”,变“节点发力”为“过程在场”。不干扰、不抢镜,却始终在线、见微知著——这既是监督理念的更新,也是群众对制度回应速度的新期待。群众关心的,不只是有没有监督,而是监督是否及时、精准、有效。

把监督植入流程中,把“提醒与规范”前置到热度发生之前,正是新时代监督工作的应有之义。

风气须护正,信任则可久长。群众赛事之所以可贵,不仅在于其竞技本身,更因其展现了公共空间的健康风貌。正风促实干、清廉聚人心,纪检工作的意义,也在于为这些“看得见的火热”提供“看不见的支撑”。

风气建设,细水长流。纪检部门需通过日常监督、源头治理,巩固赛事生态的廉洁基础,让公平不被流量稀释,让激情不因权力介入而失真。守住底线,是对热爱最深沉的尊重;营造清朗,是对群众最真挚的回应。

治理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对“小事”的认真,对“热事”的谨慎。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公平可见、监督可感,正是监督价值的最好体现。

一场比赛赢在比分,一项赛事成于风气。拼的是身体,也考验规则;比的是技术,也较量制度。让热度不失序、让激情不越界,才是对群众期待最有分量的回应。

监督不是为了限制热爱,而是为了护住它的方向与底色。秩序在,风气清,赛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