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5:30:45
来源: 无
近日,由兰溪市博物馆和杭州农历博物馆承办的“兰韵解岁时 溪畔识季候——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特展”在兰溪市博物馆开展。展览以花为信,以诗为证,共配套展出50余件瓷器,均为杭州农历博物馆的珍贵馆藏,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节气物候中的诗情画意。
七十二候是什么?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二十四节气的孪生姐妹,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一候都有各自的物候现象,比如植物的萌芽、动物的苏醒等。
本次展览依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演变规律,选择了72种应时植物,以花卉和诗歌为载体,通过瓷器上的植物纹饰和色彩与节气、物候一一呼应,呈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之美,传递各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农事活动和文化寓意。
在展厅开端春的展区中,一件清代粉彩蝴蝶折枝花卉纹花口碟,生动展现了一幅春色芳菲的画面。粉彩小碟上,春桃灼灼、海棠含露,翩翩彩蝶从春风里穿行而来,飞入万花丛中,春天的美好大抵如此。从立春到谷雨,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对春天的渴望。
夏天的代表植物,非荷花莫属。在夏的展区里,就有一件荷花造型的瓷器,是清代的粉彩荷花型花口洗,在最有夏天属性的大暑节气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自带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是生如夏花的真实写照。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从立秋到霜降,六个节气、十八个物候,道出了生命的厚重和丰富。在秋的展区里,来自宋代的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粉盒,向人们展示了一叶知秋的深意,乌金釉面如深秋夜空,一盏桑叶飘落其上,仿佛透露出易逝的秋光。
在展厅末端冬的展区里,展出的几件青花瓷器让人看到,在四季落幕之时,仍有生命的绽放。明代的青花缠枝莲纹净瓶,以青花的冷色为冬景赋形,瓶身上的缠枝莲纹是生命力的象征,暗含着循环往复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哲学意蕴。
这个展览就像一册唯美的书籍,在七十二候的时空隧道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诗情画意。兰溪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期间,该馆将结合节气文化知识开展春花烂漫——植物拓染、夏日荷韵之荷花扇DIY、秋收冬藏之五谷杂粮贴画等系列节气文化科普研学活动。展览时间持续至8月31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鉴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