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廿载正义路,声援忆峥嵘!浙中故事会聚焦国际维权传奇

2025-07-26 18:54:57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王志坚

“此次故事会聚焦国际维权,讲述那些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人的故事,就是为了纪念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提醒人民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昨天,说起由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义乌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第20期《浙中故事会》,何建农依然心情激动。

7月18日,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义乌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第20期《浙中故事会》上,20年前赴日声援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索赔的39位“正义使者”代表时隔廿年再度聚首。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重现了当年跨国维权的壮举,更以鲜活的历史细节诠释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深刻内涵。

廿年前:39人团震动东瀛

2005年7月18日,由何建农任团长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原告声援团从义乌启程赴日。这支民间力量在东京法庭外举证发声,迫使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取消参拜靖国神社计划,引发全球千余家媒体关注。华东师大教授丁晓强作为细菌战研究权威,早在1997年便以学术先声支持诉讼,他强调:“义乌人的坚持,是让世界听见正义的呐喊。”

“义乌人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讨回公道,更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丁晓强说,20年前,不屈不挠的义乌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刚正勇为”的精神风貌,他们不仅为细菌战受害者发声,更通过法律途径,向国际社会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罪行。那场跨国维权活动不仅让日本法院认定了日军细菌战等历史事实,还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增强了国人的团结,也增进了中日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之间的了解和往来。

廿年后:白发团员续写担当

聚首现场,多位亲历者动情追忆。声援团团员吴海燕说,当年和“战友”们一起赴日维权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已经过去20年。作为当年日军细菌战受害者主要集聚地之一的义乌,已从“细菌战重灾区”蜕变为“世界超市”,直言“发展不能忘历史,友好需以真相为基”。

声援团团员周德安在义乌市场从事电器贸易工作。“团结与强大,是击败邪恶的永恒答案。”他说,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也呼唤正义。

丁晓强介绍,声援行动不仅让日本法院承认细菌战事实,更构建了“舆论共同体”——从《华盛顿邮报》到BBC,国际报道形成的压力链,最终成为阻击极端军事主义抬头的软性力量。

金华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杨守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义乌市委原书记严高文等也参加了当天的故事会。他们表示,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这段“民间外交”传奇,恰是对“刚正勇为”义乌精神的当代诠释。

“我们去声援,人民是靠山;我们讲历史,真相是利剑。”何建农总结说,这场跨越廿年的对话,既是一曲正义的复调,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当39人团的白发与少年朱宇翔的成长重叠,当义乌小商品城的繁荣与细菌战遗址并存,一个民族对和平的珍视,早已超越个体记忆,升华为集体共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