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武义   正文

省级中心镇 产城“桐”发展③|金湖村:融合治理焕新颜 产城共舞绘新景

2025-07-26 20:54:33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王文湛

   今年以来,桐琴镇锚定“省级中心镇、市工业强镇、县域副中心”发展定位,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奋力谱写“产城人”深度融合、互促共荣的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金彩云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探访桐琴镇“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解读当地以产业之“兴”撬动城镇之“变”,实现从“镇”到“城”精彩蝶变典型样本。

“目前全村户籍人口936人,新居民1500余人,我们有以房管人‘六个一’工作法……”近日,走进武义县桐琴镇金湖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徐威指着新居民服务数字化平台,向记者介绍这些年村庄融合治理的探索。

金湖村是桐琴镇的“西大门”,由原湖干畈自然村与金丝村合并,永武一线与二线两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流、物流、车流,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周边不仅聚集着多个工业园区,生姜、水稻等特色农业种植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吸引了不少新居民前来创业发展。

新居民群体占比高,是一个地方发展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体现,但也会给当地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此,金湖村在武义率先推行新居民“六个一”管理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便捷式一体服务,积极推动新老居民融合治理。这些年,先后荣获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文明村等称号,这一个个荣誉见证着当地新老居民和谐自治的共生之道。

金湖村是武义县谋划打造产城融合发展轴的重点村片区组团村之一。去年以来,该村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白改黑”项目整治,垃圾房改造、道路修整、广场翻修等措施,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其中,湖干畈自然村投入超800万元实施“地毯式”环境攻坚、雨污分流,文化广场、绿色廊道点缀其间,道路全面硬化拓宽。

在乡村环境不断变美的同时,当地的农业发展也是有声有色。近年来,金湖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种植与产品代加工双链发展,与东皋村等附近村庄形成了生姜产业组团,撑起武义县约4000亩生姜种植的三分之二。

“今年种了15个大棚的生姜,产量和往年相差不大,虽然价格不如以往,但销路还是不错的,主要销往山东、北海等地。”种了12年生姜的村民何建国告诉记者,生姜种植对土壤要求较高,接下来也准备尝试冬季生姜种植,进一步扩大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们村的沙土比较适合生姜种植,有很多外地人在这边租田种生姜,大概有几十户吧!”说到生姜种植,村党支部书记徐威对当地的土壤条件颇有底气。

金湖村的特色农业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今年4月,金华市关工委举办的“银雁关爱 兴农共富”五老智囊团队交流学习活动走进金湖村,深入大棚考察冬季嫩姜栽培,聚焦技术细节,为传统种植产业注入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毗邻工业园区的优势也让金湖村的来料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几年,以溜冰鞋、回形针组装为主的代加工产业,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实现就业增收,成为连接村居生活与园区经济的产业纽带。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隔壁的居民楼一楼,记者看到一些村民们正在忙碌着组装溜冰鞋。“家门口干活,收入不错,还方便照顾家!”村民韩美艳说,她们的工作是半成品组装,产品主要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售卖。

当永武公路的车流与附近工业园区的人流在此涌动不息,作为省级中心镇桐琴的西大门,金湖村的故事在产城融合的发展轴上澎湃生长,一幅产业共富、设施共建、环境共美、服务共享的城乡融合新画卷正在绘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