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08:13:20
来源: 无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人数不断上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大多没有固定工作单位,劳动强度较高,他们的急难愁盼该如何得到保障和解决呢?
今年5月,我市第三批社会工作督导班开班,21名社工分成7个组,与7个新就业群体驿站进行结对,旨在为我市的新就业群体赋能。记者走访发现,两个多月来,一些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下午1点50分许,骑手施海勇送完了当天午时最后一单,顺手给自己买了一份快餐,来到寺前皇社区工会驿站准备就餐。在闷热的三伏天连续送单5个小时后,一走进驿站,清凉的空调冷气扑面而来,人顿感舒适不少。他在驿站的就餐区找了个座位坐下,将手机充上电,又接了一杯水,开始享受短暂的休息时光。
这个可供骑手休息、充电、就餐的驿站位于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寺前皇社区丹南路52号,于今年5月改造升级。“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个很好的休息场所,全天候开放,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得到休息。”施海勇说,这里成了寺前皇一带的“骑手之家”。
“我们为骑手开设驿站已有7年,但随着骑手人数增加,以前狭小、简陋的驿站明显不够用。”寺前皇社区党委委员徐章琴说,社区内有160多家快餐店,由于接单方便,这里活跃着200多名骑手。今年5月,正值社区计划开设新的驿站,3名社工督导班成员恰好前来结对,“她们组建‘骑’心协力众包小哥群,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驿站自治的概念,为驿站的长期运行提供了不少帮助”。
张昌娥是本次结对寺前皇社区的督导班成员,来自义乌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她说,建设一个配备空调、冰箱、卫生间、休息椅、充电桩等设施设备的驿站只是第一步,眼下她们已招募了10余名骑手志愿者开展驿站自治,进行卫生维护、文明劝导、安全倡导等工作。
“我们发现不少骑手善良、热心,对社区路况又很熟悉,就像社区‘探头’。”张昌娥说,仅过去半年,社区就有两起骑手参与扑灭火情、帮扶摔倒老人的事,其中施海勇因热心社区事务被评上金华开发区十佳平安民星。“我们组建骑手群,一来是促进这一区域内骑手之间的交流,二来是方便骑手在送餐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告知社区工作人员,发挥他们协助社区治理的作用。”
社工督导还设置了积分兑换制度,对开展信息采集、隐患排查、日常帮扶、食安监督、见义勇为的骑手志愿者进行正向激励。张昌娥说,基于之前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结果,后期还将针对辖区内的骑手开展情绪疏导、婚恋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
“从没想过我们网约车司机也能享受工会的疗休养政策,我觉得一路上玩得很开心。”讲起前不久参加的婺城区总工会疗休养活动,俞献武面露喜色。他是通过金华市聚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这个平台报名参加的疗休养,看山看水还有水果采摘和导游讲解,感到很满意。
去年,该公司成立了聚力网约车工会驿站,负责为市本级、兰溪市和浦江县的3300多名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提供相关服务和培训。驿站里配备了空调、座椅、饮品和各类避暑药品,免费提供给网约车司机。“驿站运营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基础的喝水歇脚并不能满足司机们的需求,他们还有更多元化和深层次的需求。”驿站负责人章荣金说,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并不轻松,有些人常年开网约车得了腰椎、颈椎方面的“职业病”。此外,平台对司机有严格的要求,乘客与司机之间产生矛盾纠纷,司机会来驿站寻求帮助。
“这也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对驿站的服务功能做进一步的梳理,并对司机进行赋能。”社工督导班成员王桃敬在结对驿站后,很快采取了相关行动,“我们和驿站一起链接资源,向婺城区总工会申请到了专门针对网约车司机的疗休养和体检名额,并且和相关社会机构对接了节日福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等资源,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截至目前,该驿站已有6批近100名网约车司机享受了免费的疗休养服务,体检、团建、送清凉活动也在定期开展。俞献武说:“我们散落各地的网约车司机好像找到了一个暖心的组织。”
除了服务网约车司机,3名督导还将目光对准驿站的司服伙伴。“司服伙伴就是服务司机的工作人员,他们要倾听司机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处理棘手的问题,有时还要接受司机强烈的不满情绪和吐槽。长期接收负能量,他们自己也需要赋能,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
在本月初的一场活动中,王桃敬给司服人员带来一个新名词,叫作“情绪劳动”。她认为,情绪劳动者需要分清人和事的关系,以同理心疏导、引导并协助对方平复情绪,而不是随着对方的愤怒一起愤怒。“这个提法很新鲜,给我们的司服人员带来了新的工作思路,状态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章荣金说。
“老师,我的捕梦网做好了,上面画了我和爸爸妈妈手牵手一起出去玩。我打算等爸爸回家就把捕梦网送给他。”
“太棒了,你画得真好,爸爸一定会喜欢的!”刘旺梦笑着摸了摸孩子的脑袋,鼓励她勇敢表达对爸爸的思念和祝福。
7月以来,金华市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的社工刘旺梦每周定期到金东区塘雅镇传化公路港的“卡娃”暑期成长营,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多彩的暑假。在社工督导班,她和另外两名社工结对的就是位于物流港核心区域的传化公路港“卡家驿站”。
金华传化公路港内有200多家企业,每日卡车出车量达到1500辆,日均有两三千名卡车司机在此流转。党支部书记关益中说,卡车司机作为物流行业的“主力军”,肩负着确保货物安全、准时送达的重任,他们常年以车为家、与路为伴,照顾不到自己的小家。因此,金华传化公路港开设了红色驿站,旨在关爱卡车司机的家人,并在各级关工委、团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在园区内为卡车司机的孩子开办公益暑托班。
这是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年办暑托班。关益中说,去年的暑托班以管住“卡娃”,辅导孩子写作业为主,今年在社工督导班成员的帮助下,提前对每天的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让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卡车司机常年跑运输,很少回家,和孩子的沟通比较少,孩子们普遍反映很想念爸爸。”刘旺梦说,于是她们设计了围绕“卡车”主题和表达情感主题的课程。
社工们带孩子进行职业体验,了解卡车的构造和卡车司机的工作,让他们在体验中能明白爸爸工作的特殊性。她们还带孩子们做手工、写祝福语,并鼓励孩子们给爸爸写信,等爸爸回家的时候帮爸爸做一件小事。“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寄托孩子们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刘旺梦说,很多孩子对写信的积极性很高,说这是自己和爸爸之间的小秘密。
“卡嫂”严缘子说,这次暑托班真正解决了“卡家”的燃眉之急,“专业老师管学习、搞活动、培养兴趣,孩子能学能玩。孩子他爸跑车时,悬着的心也能放下了。”
“暑托班是我们介入卡家驿站的第一步。”刘旺梦表示,后期还将协助驿站制定明晰的服务内容和流程,同时组建卡车司机线上帮帮团,并链接社会资源为卡车司机提供更多帮助。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