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1:15:43
来源: 无
近日,武义县新宅镇李村的灵芝种植基地里,银白色智能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循环水流如灵动的音符,为灵芝生长营造出湿润清凉的小气候。该基地负责人缪永樵和妻子柳姣莲俯身查看,套着纸筒的灵芝已进入喷粉期,指尖轻触薄膜,便沾上一层细腻粉末,这意味着离丰收不远了。
缪永樵夫妇自2000年投身保健品行业,20多年在销售端摸爬滚打。作为轻量级医药销售公司,他们委托加工,严把质量关。然而,市场风向悄然转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本身,更渴望了解生产全流程。“越来越多人问灵芝的产地和种植方式,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向种植端延伸。”缪永樵说。
去年,他们果断决定转型,在生态优越的山区建基地。还未找到合适的土地,缪永樵就订购了椴木灵芝菌种,足见决心之坚。寻找基地的过程充满波折,直到菌种下地前夕,他们才在新宅镇觅得宝地。
今年4月,智能大棚落成,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5月,菌种入土;6月,灵芝生长,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7月初,孢子粉喷射而出。虽下种稍晚,但当地低温给了灵芝缓冲时间,一切恰到好处。
落户新宅仅4个月,夫妻俩又有新动作。本月上旬,他们与新宅村达成租赁协议,一栋1800平方米的闲置建筑将被改造为中草药深加工工厂。
在夫妻俩看来,项目推进顺利,离不开镇干部的“店小二”式服务。从土地流转到项目申报,从协调水电到对接资源,镇干部全程助力。柳姣莲笑称:“他们比我们还盼着药材长得好。”今年9月,他们将种植黄精和铁皮石斛,晾晒场地也已选好。“山坳车少尘少,用古法炮制,才能产出有价值的道地药材。”柳姣莲信心满满。
他们还计划在新宅加工九制黄精、灵芝黄精茶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缪永樵追溯“张如泰”老字号根脉,在档案馆找到药行记载,打算将老手艺与新科技结合,未来要让新宅中药材带着文化味走出大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