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5:18:08
来源: 无
在金华开发区秋滨街道秋高社区这片因城市更新而焕发新生的热土上,235栋居民楼、50余家商铺、3个老旧小区与2个新交付小区交织成一幅纷繁复杂的治理画卷。面对这道充满挑战的“治理难题”,秋高社区以“导师帮带”机制为契机,以网格赋能基层治理。
拥有6年丰富经验的网格员郑祎雯,今年多了一个新身份——开发区首批“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导师”。她与初入职场的“萌新”方丽婷结成了师徒对子。
如何与居民拉近关系?这是方丽婷面临的首个挑战。初次走访时,紧张让她语塞,回应她的也是居民略显冷淡的目光。一旁的郑祎雯见状,立刻上前示范。“阿姨,最近菜价怎么样?买菜还方便吗?”“这几天太热了,空调该开就开,千万别省着,中暑了更麻烦……”几句家常话,瞬间拉近了距离。方丽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有空就在办公室反复揣摩练习。
从跟随走访到独立实践,再到每日复盘,方丽婷在郑祎雯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与居民沟通的艺术,学会了如何精准记录问题、有效协调矛盾。一次次“拉家常”式的交流,不仅敲开了居民的心扉,也敲响了方丽婷成长的鼓点。一场看似不起眼的“传帮带”,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网格导师帮带让基层工作“活”了起来。
郑祎雯深知,网格工作重在实践。一次,两户居民因楼道堆放杂物爆发激烈争执。郑祎雯闻讯后,迅速带领方丽婷赶到现场进行调解。“我家里实在没地方放,暂时放在楼道又怎么了?”居民李阿姨说。面对当事人情绪激动的情况,郑祎雯没有急于讲大道理,而是先共情:“阿姨,我非常理解您家里空间紧张,把东西暂时放在楼道也是出于无奈。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安全问题,万一发生火灾,这些杂物很可能会堵住逃生通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见李阿姨情绪逐渐缓和,郑祎雯主动与物业公司沟通,为李阿姨申请到了一个临时堆放点,从而圆满解决了问题。一旁的方丽婷边看边记,深刻体会到:化解矛盾,法、理、情缺一不可,关键要站在居民立场想问题。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在郑祎雯看来,作为导师,不仅要注重技能传授,更看重职业精神的塑造。每周“师徒日”是强化薄弱环节的固定辅导时间,针对方丽婷工作中的短板,郑祎雯会进行专项提升,让方丽婷在每一次的辅导中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放手不放眼”,在日常工作中,郑祎雯积极鼓励方丽婷独立承办活动,在关键时刻默默给予支持,让方丽婷在挑战中不断进步。这场“师带徒”,让方丽婷从初期的“手忙脚乱”蜕变为如今的“游刃有余”。“有时候,解决复杂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传帮带’的点滴日常里。在一次次走访、一次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网格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方丽婷表示,今后要把学到的本领用活,让居民的每一件小事都“有着落”。
在秋高社区,“导师帮带”不仅让新苗快速成长,更让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充满了蓬勃生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