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最近,这两种蚊媒传染病来袭凶猛!出现这些症状需注意→

2025-07-29 07:03:0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求慜玥

近日,随着夏季气温的逐渐升高,再加上台风影响,蚊媒传染病传播较广泛,引起市民们的关注。关注度较高的就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截止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已超过4000例,但好在均为轻症病例。这也是继登革热后,第二大传播较为广泛的蚊媒传染病。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高发的这两种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流行。

感染登革病毒后,通常5至9天后便可能发病,症状多较轻,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可达39℃以上),可能伴有比较明显的疲乏、厌食、恶心,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通常称为“三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即“三红”)表现,有时还伴有皮疹、出血表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等)。绝大多数病人可在1—2周内痊愈,少数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如果过去2周内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若出现上述疑似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尽快做好喷洒驱避剂、穿长袖衣裤等防蚊措施,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的旅行史,以尽快得到诊治。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俗称“花蚊子”“花斑纹”。这种疾病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基孔肯雅”在当地语言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形象地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出现严重关节疼痛、身体弯曲的典型症状。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当天至7天都有传染性。潜伏期1至12天,通常3至7天

主要症状:

1.发热:病人常突发高烧,体温可达39℃。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部分患者退热后可再次出现发热(双峰热)。

2.皮疹:半数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部分伴有瘙痒感、脱屑。

3.关节疼痛:发热同时,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

4.其他: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

1.不让蚊子孳生

清除积水:清理居住环境中的积水,如花盆、水缸、轮胎等。

定期换水:水培植物要每3—5天换水,并冲洗植物根部,也可以采用放养观赏鱼类。

科学投药:对于下水道、地下车库排水井等无法清除积水的地方,可投放灭幼蚊杀虫剂,并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2.不让蚊子叮咬

物理防蚊: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注意窗开纱窗即闭,门开纱门及时关闭,睡觉时使用蚊帐,外出时穿浅色长衣长袖。

有效避蚊:外出时涂抹蚊虫驱避剂,建议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避剂,室内可以采用蚊香、驱蚊液。

适时灭蚊:发现成蚊,可用电蚊拍、喷洒卫生杀虫剂等方式杀灭成蚊。

此外,尽量避免前往蚊媒传染病疫区,如需前往,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综合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健康金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