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12:15:34
来源: 无
“大家看,这是老木匠做家具时用的刨子,靠着它能把木头打磨得像镜面一样光滑……”近日,婺城区琅琊镇暑期公益托管班里热闹非凡,“婺城工匠”厉德清带着满满一箱老工具,为30名孩子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工匠体验课,让孩子们在木与刀的碰撞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厉德清18岁拜师学艺,学习木作雕刻技艺,凭借精湛技艺获评“婺城工匠”。课堂上,他先从榫卯结构讲起,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家具制作的千年历史:“以前没有钉子,古人就靠这些巧妙的结构,让家具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结实如初。”他展示的刨子、凿子、墨斗等老工具,引发孩子们阵阵好奇,不少孩子忍不住伸手触摸这些带着时光痕迹的“宝贝”。
在动手环节。厉德清提前准备好木料和安全工具,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小木板凳。“先量好尺寸,再用铅笔做记号,锯木头时要稳……”他耐心指导着围在身边的孩子,纠正握锯姿势,提醒安全要点。虽然孩子们的动作略显笨拙,有的锯歪了木料,有的拼接不紧密,但每个人都专注投入。当10岁的小吕终于把板凳腿和面板拼在一起时,激动地举起来展示:“我做的板凳能站稳了。”
课程尾声,厉德清抚摸着孩子们的作品说:“做木工和做人一样,要耐得住性子,讲究精益求精。哪怕一个小板凳,也要用心做好每一步。”孩子们纷纷表示,这堂课程让他们明白,看似简单的物件里藏着大学问。琅琊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邀请工匠走进托管班,不仅是让孩子们体验手工乐趣,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专注、钻研、坚守”的工匠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种子,传承劳动之美、技艺之美。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