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21:37:35
来源: 无
“10千伏I段母线及出线开关运行状态切换完毕,具备移交条件,现场移交!”7月29日凌晨,随着调度指令下达,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110千伏南马变电站1号主变10千伏开关柜过热隐患消除攻坚战正式打响。面对主网设备消缺、配网负荷转供与台风逼近的三重压力,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科学部署、跨部门协同,在台风登陆前成功消除了这一重大安全隐患,筑牢了电网安全防线。
协同布防,精密绘制消缺“保障图”
为确保隐患消除工作安全高效推进,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前半个月便牵头组织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中心及相关供电所召开专项协调会,围绕“主网消缺、配网保供、应急兜底”三大核心任务深入研讨。
会议明确了“主配网联动转供”方案,通过精准测算负荷承载能力,制定了涉及12条供电线路的详细转供计划;市场营销部联合供电所梳理重要用户清单,制定分级负荷管控预案;运维检修部门则针对开关柜发热问题,细化了从“设备解体、缺陷定位到部件更换”的全流程技术方案。
经过三轮优化,最终形成了以一份总方案统领,负荷转供、管控、应急处置、隐患治理四份专项方案支撑的“1+4”方案体系,目标清晰:在10小时窗口期内完成主网消缺,同时确保配网负荷“零损失”。
“这次作业既要保障主网设备‘手术’精准实施,又要确保台风季配网‘生命线’可靠运行,多专业协同至关重要。”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吕赢想强调。为此,各部门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实时共享设备状态、负荷曲线、气象预警等关键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雨绸缪,立体织牢配网“防护网”
承担着12条供电线路负荷转供重任的南马供电所和横店供电所,早在消缺作业前72小时便进入应急状态。
横店供电所运用“无人机巡检+红外成像”技术,对涉及的12条10千伏线路进行了特别巡检,及时发现并采用带电作业方式消除了4处发热隐患。南马供电所创新性地开展“应急转供沙盘推演”,模拟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负荷转供路径,最终决定加装10台临时联络开关,使配电网负荷转供能力提升了约60%。
“我们严格执行转供及应急处置预案,并提前与大负荷用户沟通协调,全力保障用户可靠供电。”南马供电所所长蒋俊表示。此外,该公司提前部署了3台中压发电车和3台低压发电车在供电所待命,南马供电所也组建了应急抢修队伍,确保极端天气下快速响应。
通过构建“设备体检、网格强化、应急储备”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为此次大规模的负荷安全转供构筑了坚实屏障。
精准高效,打赢设备消缺“攻坚战”
待所有用户负荷平稳转由其他线路供电后,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运检人员迅速进入变电站,对隐患设备展开高效处置。
前期,运维人员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捕捉到1号主变10千伏侧套管异常温升信号后,立即建立“缺陷跟踪档案”,对比分析历史温度及负荷数据,持续记录红外成像,精准锁定了故障点。针对开关柜内部结构复杂的难题,工作人员制定了详尽的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我们特别邀请了国网金华供电公司专家驻点指导,并要求铜排加工人员在厂内待命,确保物料制作无缝对接,大幅缩短准备时间。”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业现场严格执行“双勘查、双确认”机制:工作许可前,对设备状态和安全措施进行双重核查;关键操作时,实施“手指口述”确认制度。同时,设置专职安全督察岗,利用布控球对作业全程可视化监控,公司分管领导现场督战,确保所有高风险环节安全可控。
截至7月29日13时30分,110千伏南马变电站1号主变过热隐患被成功消除,所有转供线路恢复正常运行方式,实现了重要用户供电“零影响”。此次作业累计安全转移用电负荷28.2兆瓦,不仅彻底消除了设备重大隐患,更有效检验了供电公司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为迎峰度夏及防汛防台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后续,该公司将持续深化“主配网协同消缺”模式,以更坚强的电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