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07:04:04
来源: 金华广福肿瘤医院
“医生!快帮帮我!腰快疼断了!” 凌晨两点,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急诊室里,一位五十来岁的患者踉跄着走进来。他右手捂着腰,脸色惨白如纸,豆大的冷汗不断从额头滚落,整个人被剧痛绞得直不起身子。急诊医生迅速检查,确诊是输尿管结石在“作祟”。好在就医及时,通过碎石治疗,疼痛有了明显缓解。
输尿管结石
这边刚处理完,急诊室又来了一位三十岁的小伙子。他疼得龇牙咧嘴,嘴里不停念叨:“早上还好好的,突然就肚子疼得要命,像有把刀在肚子里绞……”经查,同样是输尿管结石惹的祸!
近段时间,像这样被结石折磨的患者不在少数。广福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高桂松介绍一到夏天,泌尿系统结石就进入“高发期”,诊室几乎每天都能遇到类似的病例,各个年龄段都有,大多是疼得突然又剧烈,毫无防备。
为什么夏天结石爱“作妖”?这4个习惯是“推手”
夏天明明是玩水、吃冰、撸串的快乐季节,怎么就成了结石的“温床”?其实问题多半出在生活习惯上。
出汗多,喝水少
夏天一动就一身汗,要是忘了及时补水,尿液就会变得又少又浓,尿液里的“杂质”,如钙、草酸等,就会沉淀下来,慢慢形成结石。
夜宵摊上“踩雷”
冰啤酒配烧烤、小龙虾配海鲜,夏天的快乐标配却是结石的“最爱”。高嘌呤的海鲜、动物内脏会让尿液里的尿酸飙升,高盐的烧烤会让钙更容易从尿液里跑出来,这些都是结石的“原材料”。
空调房里“宅太久”
天太热不想动,窝在空调房里刷手机、追剧成了常态。但久坐会让尿液在尿路里“滞留”,就像河流流速慢了容易沉积泥沙,尿液流动慢了,结石也容易“安家”。
隐藏的结石“推手”
除生活习惯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引发结石。像远端肾小管酸中毒RTA Ⅰ、Ⅱ、Ⅲ型,因肾脏维持酸碱代谢平衡能力缺陷,易形成肾钙化、碳酸磷灰石等结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会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钙磷代谢失常,催生草酸钙结石、含钙类结石。还有些药物也可能是 “帮凶”,比如硅酸盐类药物、蛋白醇抑制剂等,长期服用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结石一旦发作,痛感剧烈难忍,此时最关键的是及时处理。
01
若疼痛较轻,可先尝试大量饮用温水,通过增加尿量帮助小结石排出,同时缓解不适。
02
一旦出现剧痛难忍,且伴随血尿、恶心呕吐或发热等情况,务必立刻就医。医生会通过超声、CT等检查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再制定治疗方案,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是针对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方法,无需开刀就能击碎结石,让其随尿液排出。
不想被结石“盯上”?做好这三件事最关键
喝水要“主动”
1
别等渴了才喝,每天至少喝够2000毫升水,出汗多的时候还要加量,让尿液保持淡黄色。不爱喝白水?泡点柠檬水、淡茶水也行,但别用奶茶、碳酸饮料代替。
饮食别太“放纵”
2
烧烤、海鲜、动物内脏偶尔吃可以,别顿顿来;少吃草酸高的食物,如菠菜、苋菜、巧克力等,吃的时候搭配点高钙食物,比如豆腐,能减少草酸吸收;同时,也要注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奶、肉、蛋及大豆类、干果类,食用过量会增加结石风险。
动起来别“犯懒”
3
每天抽20分钟散步、慢跑,或者跳跳绳,不仅能促进尿液流动,还能帮小结石“排出去”。久坐一族每隔1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也很有用。
夏天虽是结石高发期,但只要避开这些“坑”,就能安安稳稳过夏天。要是身边有人总说腰疼、肚子疼,特别是半夜发作的,赶紧提醒他:可能是结石来了,别硬扛,赶紧去医院!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