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7:01:28
来源: 无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随着三伏天的到来,高温高湿的天气让不少老年朋友感到不适。如何在炎炎夏日科学养生、安然度夏?日前,记者来到金华市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采访,副主任中医师曾叶明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从清补、健脾、祛湿、护心四个方面给出了专业指导。
清补:清热养阴,莫贪生冷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此时养生首重清补。”曾叶明医生解释道,清补不是简单吃素,而是要在补充营养的同时避免燥热上火。
老年朋友可多吃绿豆、莲子、百合、冬瓜等清热养阴的食材。比如用绿豆和百合煮水,加少许冰糖,既能清热解暑,又能润肺安神。“很多老人喜欢喝冰镇绿豆汤,这其实不可取。冰镇饮品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容易引发腹痛腹泻,最好喝常温的。”
夏季水果丰富,但食用需有度。西瓜含水量高,能补充水分,但属于寒性水果,每天食用不宜超过300克,且不要在饭前饭后立即吃。荔枝、龙眼等热性水果则要少吃,以免上火。蛋白质补充也不能忽视,可用清蒸鱼、豆腐、鸡蛋等替代红烧、油炸类食物,既能保证营养,又不会增加肠胃负担。
健脾:呵护脾胃,食养为先
在日常饮食中,可多吃山药、薏米、芡实、南瓜等健脾食材。“健脾养生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取山药50克、薏米30克、小米50克,一起熬粥,每天早上喝一碗,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夏季凉拌菜受欢迎,但老人食用要格外注意。凉拌菜一定要洗净、焯水,避免生食,以防肠道感染。可加少许生姜末,既能调味,又能温中健脾,中和凉菜的寒性。
除了饮食,按摩也能健脾。每天饭后半小时,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10-15分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患有胃下垂的老人不宜按摩腹部,可改为按摩足三里穴,同样能起到健脾效果。
祛湿:内外兼修,远离湿邪
祛湿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可多吃赤小豆、冬瓜、茯苓、藿香等祛湿食材。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雨天少开窗,晴天及时晾晒被褥。老人房间可放一台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既能防潮,又能减少呼吸道不适。
适度运动也是祛湿的好方法。曾医生推荐老年朋友练习“祛湿功”:双手叉腰,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转动腰部,顺时针、逆时针各10圈,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能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排出湿气。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吹风受凉。
护心:平稳情绪,防患未然
情绪管理是护心的首要任务,可通过听轻音乐、下棋、养花种草等方式调节情绪。作息规律对心脏健康也很重要,夏季可适当晚睡早起,但要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中午最好午休半小时。
中医认为红色入心经,能养心补血,老人夏季可多吃如红豆、红枣、樱桃等红色食物。但要注意,糖尿病老人要控制红枣、樱桃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