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9:01:39
来源: 无
当前,金华开发区“双抢”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截至目前,金西区块双抢进度条已刷新至95%以上,晚稻栽插面积达80%以上。田间地头,广大农户抢抓农时,积极组织机械力量进行收割,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为确保全年粮食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两日,记者在汤溪镇王村村看到,数台载满青青秧苗的插秧机正在田中来回穿梭,忙碌着为大地穿上绿衣。插秧机驶过之处,一行行嫩绿的秧苗排列整齐,在纵横交错的水田中随风摇曳。
“现在机械化作业效率太高了,一亩田插完秧只需要十来分钟。”汤溪镇越溪白鹤村种粮大户陈伟民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1500亩早稻已于昨日基本收割完毕,亩产达950-1000斤,比往年增产百斤以上。“今年几乎是收成最好的一年。”
这半个多月来,陈伟民和农机手们连轴转,抢收早稻的同时抢插晚稻。“种田既要天公作美,还要靠科学和政策托底。”他感慨道,政府的政策补贴和农田基建给予了他实实在在的支持。
陈伟民家的水稻种植面积广,部分田块较为缺水,绝大部分田块需要依靠抽水设备灌溉。去年,汤溪镇政府支持新建金家村机埠,大大缓解了陈伟民的灌溉焦虑。
2023年以来,汤溪镇持续推进乌引工程“十四五”规划续建配备工程,结合村干部、种粮大户反映的用水需求,寻找供水水源,引入第三方设计、施工,在全镇供水不足的区块新建18座机埠、修缮1座,其中三联机埠为最大的一座,机埠水流速度达1.5立方米/秒,可惠及上堰头村、中戴村、下新宅村等行政村的6000余亩土地。
罗埠镇、洋埠镇的“双抢”同样如火如荼。风调雨顺之下,农户们迎来丰收,罗埠镇罗埠三村种粮大户钟涛便是其中之一,他说今年亩产比去年高不少,尤其是与小萝卜轮作的田块,亩产达1000-1100斤。
罗埠片区往年降雨量较少,钟涛习惯多育秧以应对变数,提前清洗水井、备好水泵,更依赖后张大电灌的及时供水。如今,这份底气不断升级。2018年,开发区乡村振兴部支持建设后张电灌引水工程,2024年又启动灌区提标改造,规划建设灌排渠系、配套及灌区智慧信息等设施。“工程预计下半年完工,届时灌溉能力、用水效率、现代化治理水平都会提升,还能兼顾改善生态、保护地下水。”罗埠镇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卫说。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开发区乡村振兴部早已将蓄水保水作为“双抢”保丰收的核心抓手。“双抢”启动前,便多次组织人员踏勘水库下游渠系,召开抗旱协调会,摸清各乡镇用水需求,主动对接九峰水库、金兰水库及婺城区乌引工程管理处,协调农灌放水计划,同时及时发布气象预警。
从田间机械的高效运转,到机埠、电灌的精准供水,多方合力下,开发区正稳稳迈向粮食稳产丰收的目标。接下来,开发区乡村振兴部将聚焦晚稻生长关键期,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专项培训,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加强田间管理技术指导,跟踪苗情长势,全力护航全年粮食丰产,牢牢端稳“饭碗”。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