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的河山】王子康:两根断指,是我的抗战印记

2025-08-01 00:17:0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季俊磊 实习生 李涵瑄/文 张辉/摄

a360b7177250de168a41df044ba5549.png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光的长河奔涌不息,冲淡了硝烟,却冲刷不掉刻印在民族记忆深处的荣光。

金华,曾是抗战的重要战场。这里的山水,见证过日寇的铁蹄与暴行;这里的土地,浸染过英雄儿女的热血;这里的村庄与街巷,回荡着不屈的呐喊与抗争的号角。

历史不容遗忘,英雄值得铭记。那些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他们是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是民族精神的丰碑。

80年,山河依旧;80年,烽火渐远。7月18日起,本报联合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金华市委老干部局,策划推出“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的河山”系列报道。报道团队兵分多路深入金华各地,采访那些健在的抗战老兵用笔和镜头记录老兵们眼中“我们的河山”,捕捉他们珍藏的烽火记忆。通过老兵们的故事,我们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家国情怀,汲取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

昨天,103岁的抗战老兵王子康坐在门前的躺椅上,手里捧着一本《射雕英雄传》看得津津有味。陪同采访的志愿者还未走近,老人已从躺椅上缓缓起身,转头向外望去。“听脚步,就知道是你们来了。”百岁高龄,他依然耳聪目明,独居在小儿子的楼房里,生活尚能自理。

记者看到,王子康正在看《射雕英雄传》第39章:是非善恶。“做人就要像郭靖一样,懂得家国大义,懂得是非善恶,关键时刻可以为国家牺牲生命。”王子康回忆自己的抗战往事,深有共鸣。他说,这辈子为国家洒过热血,值了。

坚决不当汉奸,参军去抗日

王子康是永康市花街镇金杜村人,他出身富农家庭,父母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师。1939年,王子康毕业于金华两浙盐务中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日军来到永康时,在八字墙设立了据点,时不时就进村骚扰。”当年的惨状,王子康依然历历在目。王子康说,当年日本兵进村,房子被烧,牲畜被宰,粮食、家禽被抢得一干二净,很多人为了活命,收拾东西躲到山里或外村亲戚家去了。

日本兵听说王子康是当地的文化人,想让他去学日语、当翻译。“我听到风声后,马上逃了出去,坚决不当汉奸。”王子康说,后来经武义的何子奇介绍,他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

后来,王子康来到福建省武夷宫失学失业青年训导所学习。之后,他又被安排到国立第十九中学学习,后因校长刁难返回武夷宫,后来考入空军学校。“当时我们正等着空军来接,一名远征军的团长来到武夷宫,看到我和另外几名青年在打篮球,请我们帮忙去收发器材。”王子康说,他们几人商量后,毅然报名参加了远征军。

王子康记得,当年参加远征军的还有永康三十里坑的胡有山、陈寿喜,八字墙村的王碎贤,店园村的陈苏球,枫坑村的胡宝余等。“当年我们参军的驻地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1943年受命远征入缅参战。”王子康说,他们从横峰行军至广东韶关时,由于国内抗战激烈,部队受上级命令就地抗日。

断了两根手指,击毙日本兵

采访时,王子康的左手引起记者的注意。他的左手大拇指和中指,都少了一节。“这是当年打日本兵打掉的,是我的抗战印记呢。”他笑着说,“我还击毙了一个日本兵嘞。”

1943年,王子康随部队驻防韶关时,某日在经过一处街道时,他与一名日本兵遭遇。“我当时一个转身,把身体藏在路边的一堵墙后面,掏出手枪,利用墙面掩护,与对面的日本兵对射。”王子康说,日本兵的装备比他好,一串连发的子弹打过来,他的手枪被击落了,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被击中,鲜血直流。

“幸好我身上有双枪,随即抽出另外一支手枪继续向敌方射击,日本兵被我打死了。”王子康说,战斗落幕,他才感受到左手的疼痛,“两根手指当场就断了,疼得直冒冷汗”。

王子康随部队在韶关抗战达八九个月,他所在连队原来有170余人,最后只剩下60人。王子康说:“我们剩下的人,打仗打得都有经验了,到最后都是打不死的。”后来,王子康到青年军军士队受训,同年调到青年军218师638团任班长。

1946年,王子康升任少尉排长,1947年到北京黄埔军校短训班学习了4个月,后来又调到天津221师643团7连任少尉排长,1949年任三营突击排中尉排长。因为不想打内战,他和战友施顺鑫商量后,偷偷离开部队,回到永康:“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自己人怎么能打自己人。”

如今,王子康身体依然硬朗,家里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闲暇时,他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年轻时一样意气风发。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