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东阳   正文

董存瑞的红色家风

2025-08-01 06:31:11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罗钟炉

在建军98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纪念邮票8月1日正式发行。全套邮票分别展示了各时期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形象,其中第二枚邮票是《董存瑞——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77年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金华市区郑振乾老师家中,一封封尘封了60多年的书信,讲述了他与董存瑞家人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

2025年8月1日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雄》纪念邮票,第二枚为董存瑞

图为《董存瑞——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邮票


01
鸿雁传情 与英雄成一家人

董存瑞的事迹在中华大地广为传颂,英雄的壮举也深深震撼着一颗年轻人的心。他就是与董存瑞同年的浙江青年郑振乾。

“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看战争的故事,特别崇拜英雄人物。因为我与董存瑞是同一年出生的,当我看到董存瑞19岁就牺牲的故事后,心情非常悲痛。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向英雄学习,努力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96岁高龄的郑振乾是浙江江山人,1929年3月出生,比董存瑞大七个月。解放后,他先后在浙江省建德地委组织部、浙江省委党校、金华五七干校、金华市委党校等多个单位工作。

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郑振乾走上工作岗位后,开始收集与董存瑞有关的信息。1956年8月的一天,郑振乾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董存瑞父亲董全忠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他心情非常激动,鼓起勇气,提笔给董全忠写了一封信。

“我在信中主要说了我自己的情况,同时非常想了解董家的情况,尤其是想了解更多有关英雄成长的故事。在信中,我还表达了想认董存瑞父亲为义父的意愿,最后还希望能收藏一张他们的全家福。”尽管第一封信寄出去已整整69年,但郑振乾老人对信里的内容依然十分清晰。

令郑振乾意想不到的是,1956年8月15日,董存瑞父亲在收到信的第二天,就给他回了一封900多字的信。

1956年8月16日 郑振乾收到董存瑞父亲董全忠的第一封回信(滑动阅读)

亲爱的振乾:

近来你的身体健康吧?我在8月15日收到你的来信,感到非常高兴。你在报纸上看到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是我这几天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虽然我的年纪很大,但是身体非常健康,我在社里担任副社长,工作非常忙。

先把你存瑞弟弟少年的情况告诉你吧!1943年,抗日根据地的南山堡村组织了儿童团,他被选为儿童团团长,那时才13岁,带领儿童团非常负责任。每日太阳落山的时候,在村东晒场里集合,一群儿童唱歌,唱“是春天里春风吹,咱们的儿童集合来……”。有一次,有个大的孩子不服从董存瑞的指导,要上来打他,他马上拿起木头做的鬼头刀和手榴弹,他说:“你起什么哄,像汉奸一样,把你那个脑袋砸个窟窿!”那个孩子害怕,赶快入了队。这件事被组织儿童团的区委书记王平同志知道了,就找董存瑞。他觉得这回一定要挨批评了。王平同志了解情况以后说:“你做得对,当团长就该负起责任!”董存瑞这才喘了一口气,王平又对他说:“可是你做得不太对,他那是咱们的同志,应当用好一点的话去说。”他心里明白了,对敌人要恨,对同志要亲。

那时候离南山堡二十里路的沙城住着日本鬼子。有一回,特务来南山堡搞情况,正赶上董存瑞背着木头刀在放羊,那特务说:“你拿大木头刀也能打日本鬼子吗?”董存瑞把眼一翻:“你就看见我一个人,八路军可多了。老百姓也没有不打鬼子、打汉奸的!”特务听了又怕又羞,抬头便跑了。南山堡的儿童团受了王平同志的很多教育,教唱歌,又讲故事。董存瑞从小心里种下了英雄的种子。

1945年春天,董存瑞听到不幸的消息,王平同志被叛徒出卖,和另外一个同志跟敌人战斗到最后,宁死不屈,直到牺牲。这时董存瑞流泪了,同时也想到:王平同志不仅会讲故事,而且在面临危急的时候,能牺牲自己。英雄作出的榜样,在他心里扎了根。

董存瑞16岁就参加了自己的部队。有一回,他被鬼子抓到沙城去修工事路,他这时想出来种种好办法,预备了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监工员一来就把水往脸上倒,假装汗珠,满头大汗。监工的一走,他让大家歇着不干,唱着英雄的歌——狼牙山五壮士。他小时候就这样的勇敢。

另外,董存梅和董存金已经投考上初中了,9月1日就开学了。

下次再谈。祝你身体健康!

(下次再把照片给你寄去,好吧)

你的爸全忠

8.16

郑振乾激动地一口气读完这封信,之后又反复阅读。董全忠在信中不仅讲述了董存瑞小时候的故事,而且还答应下次给他寄照片。更令郑振乾感动的是,信的最后落款竟然写着“你的爸 全忠”。显然,董存瑞父亲已经接受他在信中贸然提出认义父的请求。

随后,郑振乾马上给董全忠回了一封信。没过多久,他又惊喜地收到了董存瑞父亲的第二封回信。

亲爱的振乾孩儿:

你的来信收到了,我读了以后,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你能在百忙之中,经常通信,我们互相鼓舞,互相求进,一道为建设祖国共同前进!你是国家的好干部,是祖国的好儿女,同时也是我的好儿女,希望今后要以存瑞为榜样,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来继承和发扬他的革命意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你的力量。

现将你不知道的情况告诉你一下吧,存梅,今年18岁,共青团员;存金,今年15岁,少先队员,他们两人在今年投考怀来初级中学一年级学习,他们的成绩都很好,身体很健康,尤其在学校各方面都很有进步,团、队工作也做得很好,所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今后你们互相通信联系吧。通信地址:河北怀来初级中学,交存梅或存金都可。

你在信中谈到,我是否同意做你的义爸爸。我衷心接受你的要求,我很同意做你的义爸爸,今后我们的情意更加深厚,更加巩固。为了我们相互认识和留念,特把我的和你妈妈的、存梅的照片寄去三张,希你查收。关于我们全家像现在没有,存金的也没有,所以不能寄去。另外,上次写的信不是我亲笔写的,我只能认识一些字,不会写信。以后来信时,把你的照片寄来一张吧!

最后希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英雄的父亲:董全忠

1956.9.6

这封只有500多字的信,郑振乾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遍。信的一开头就叫他“亲爱的振乾孩儿”,虽然董家与千里之外的郑振乾从没见过面,但他们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义子”,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最令郑振乾感动的是,董家因为没有全家福,但董存瑞父母亲和妹妹董存梅就寄了三张单人照。其中,董全忠夫妻俩的照片背后都写了一句“赠给亲爱的孩子留念”;董存瑞母亲孙珍的照片背面还写了“你的义妈妈”。董存梅在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上“赠给亲爱的哥哥留念”,三张照片的落款时间分别是1956年9月4日和6日。

郑振乾在看董存瑞家人寄过来的照片

“从照片背后的落款看,他们为了这三张照片,前后至少找了三天。义妈妈的照片是9月4日写的,义爸爸和妹妹是9月6日写的。他们真的太有心了!”

郑振乾回忆,这次回信的落款时间应该是1956年农历九月初六,阳历其实是1956年10月9日。因为他是在10月15日上午收到这封信的,寄出的时间与邮戳上的日期相符。


02
情深义重 保持通信十多年

因为董存瑞父亲识字不多,不会写信,他希望郑振乾能多给读初中的董存梅和董存金姐弟俩多写信。

董存梅1938年出生,比郑振乾小9岁,董存金1941年出生,比他小12岁。董存梅在信中说,他们家共有6个兄弟姐妹,除了她和哥哥董存瑞、弟弟董存金外,还有三个姐姐,由于家里太穷,三个姐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当了童养媳。从此,郑振乾对董家姐弟更是关爱有加,平时还经常给他们寄图书什么的。董存梅的几封回信中也都提到了这些事情。

亲爱的郑振乾哥哥:

您好吗?

你的来信收到了,内容明白,并且收到你给我寄来的两本书,还收到你给我寄来的六张照片。

我看到你给我寄来的两本书,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啊!我真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呀!

亲爱的哥哥:去年你给我的来信收到了,因为当时各地给我的来信太多,我以为给你去了回信,所以到现在没有给你去信。在今天我又收到你的来信,你问我“去年给你去的信,并附上我大姊姜洪娟(注:郑振乾夫人)的一封信,为什么没有给我回信?”我感到非常对不起你呀!大哥请你原谅我吧!因为当时信多,我忘记了。

亲爱的哥哥:我在学校里一切都很好,学习成绩也很好,在本校担任团委的宣传委员,我们校里共有500多名青年团员,我在廿班学习。我现在得到了学习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用功,积极工作,团结同学,使我成为一位智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未来建设者,来完成我哥哥未完成的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可爱的祖国!

亲爱的哥哥:我告诉你吧,我们家每天收到各地的来信,全国到处都有,还有民主国家的来信,我们全家感到真是无上的光荣啊!

请哥哥带问我大姊好,下次一定给她去信。你和大姊结婚时,我一定送给你们一点东西。

我父亲经常到省、县里去开会,工作非常忙。他们的身体都很健康!大妈没有名字!

祝你身体健康!

我一定要经常的和你联系!

你的妹妹存梅

2.9.晚

1957年2月14日,郑振乾收到了董存梅的这封回信。千山万水隔不断“亲情”,董存梅为有这么一位热心大哥而自豪,并为他们的爱情送上祝福。

走上工作岗位后,郑振乾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写道:

晚上收到存梅妹妹的来信,我是何等地高兴!她告诉了我关于她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告诉了我全国各地以及世界民主各国的人们给她家写信……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董存瑞烈士的弟妹的光荣,也感到革命劲头更大!她说,今后一定要与我密切联系通信。是的,我们应该联系着,互相鼓励前进!她还告诉我以后一定给洪娟来信,还叫我带她向洪娟问好。她告诉我她担任着学校青年团的宣传委员。

从一封封书信和一篇篇日记中,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亲情的爱。

1968年6月5日 郑振乾收到董存梅寄的最后一封信

郑振乾哥哥:

你忙吧?工作顺利吧?来信接到了,阅读后知你们的情况,我感到很高兴的。因全家合影和我哥哥的遗像都没有洗好,没有办法,只能存金弟弟的单人照片寄去一张,作为留念。我们家中很好,我们的学习也不错,请你放心吧!

再续!

祝你们生活愉快积极工作

你的妹妹存梅

5.30

在这次董存梅的来信中,郑振乾又收到了董存金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赠给振乾哥哥永久留念。 小弟存金5.30。”郑振乾说,这是1957年董存金拍了照片后,特意让姐姐寄给他的。

董存梅的青年照和老年照

三个月后的8月28日,郑振乾又一次收到董存梅的来信。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晚上收到存梅妹妹的来信,这次来信给我寄来了十张美丽的图片。信中说,这是给我和洪娟结婚的礼品纪念,这是多么有意义啊!特别在每张小图片的后面都写有不同的字句“革命伴侣” ……

从来信里知道家里的庄稼很好,谷子已出穗。长江以北的要比江南的晚了一些,知道父亲于8月13日又到省里去开会了。她与存金弟弟已于8月17日去上学,家里只留母亲一人。信里妹妹要求多多联系帮助她。是的,我一定要好好地帮助妹妹弟弟大踏步地前进!

董存瑞弟弟董存金一家合影

在董家人的美好祝福中,1958年,郑振乾与姜洪娟喜结连理,开始了新的生活。得知义子要结婚,作为义父的董全忠特意给他寄了10元钱,还有满满一袋花生,表达深深的祝福。结婚第三天,郑振乾就给义父一家寄去了5包喜糖,还有1只金华火腿和4袋金华酥饼,并把两人的结婚照装在一个信封里,一起寄过去。邮寄的时候,郑振乾还特意在信封里夹了20元钱。

但没过多久,董全忠一家就回信了,义父在信中说,“党和政府非常关心,现在家里什么都有,你的弟弟妹妹也长大了。”随信还退回来20元钱,董全忠说,“你们刚组建家庭,今后一切都需要花钱。”

一年后,董存梅姐弟俩也中学毕业了。随着工作的日益繁忙,郑振乾与董存梅姐弟俩的书信越来越少但彼此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冲淡

郑振乾一家的全家福

郑振乾回忆,1968年6月5日他收到了董存梅的一封来信,当时他正好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锻炼,所以当时董存梅的信也是寄到杭州的。后来郑振乾调到金华市委党校工作,而董存梅已被分配到北京,各自都组建了家庭,有了小孩,加之工作忙,两家人的联系越来越少。

十几年前,郑振乾让女儿郑萍把董家赠送的几张照片拼起来,再把自己和董存瑞的照片拼上去,拼成了一张“全家福”。这张特殊的照片,至今珍藏在老人的书房里。

郑振乾让家人拼出来的“全家福”(从左到右分别为:郑振乾、董存金、董全忠、孙珍、董存瑞、董存梅)


03
继承遗志 红色家风代代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4月份开始,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金华市文明办、市妇联和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百场烈士故事会”系列活动。郑振乾老人在烈士名单中,发现有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名字。他眼睛一亮,马上打电话联系上了记者,希望能帮忙打听董存瑞家人的消息。老人特意从家中找到了珍藏了60多年的书信,还有四张董家的照片。这些泛黄的照片和书信,诉说着他与英雄一家曾经的故事。

1970年董存瑞家人全家福

中间两位: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母亲孙珍

后排左起:弟媳张廷枝、大姐董存娥、弟弟董存金、妹妹董存梅

前排左起:侄女董继英、侄女董继红、侄子董继先

孟祥斌烈士的妻子叶庆华是“百场烈士故事会”的讲述人,全程参与了这个活动。得知这一情况后,她随即通过河北省怀来县委宣传部,帮忙联系上了董存瑞侄儿、董存金儿子董继先。2021年6月15日上午,在记者的牵线下,郑振乾与董继先终于在视频中见面了。

2021年6月15日,郑振乾和老伴一起与董存瑞侄儿董继先视频通话

“这是你爷爷吧?”郑振乾老人拿出泛黄的照片。

“是的是的!就是我爷爷。”董继先告诉郑振乾伯伯,1992年爷爷就去世了。

“这是不是你姑姑?现在她在哪里?”郑振乾又拿出董存梅的照片问。

“就是我姑姑,这张照片我都没有见过。”董继先说,姑姑董存梅后来定居在北京,已经80多岁,这些年身体不太好。

“这是董存金吧?”郑振乾又从信封里找出一张黑白的一寸照。

“是的,就是我爸爸……”董继先一眼就认出了年轻时的父亲。

“你爸爸现在身体怎么样?”郑振乾非常关系董存梅和董存金姐弟俩的情况。

董继先一五一十地告诉郑振乾家里的情况。董存瑞牺牲后,他们全家继承伯父的遗志,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父亲董存金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南山堡、县面粉厂工作,后来当村党支部书记,几年前刚去世。

“父亲的学习很不错,但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他毅然放弃了保送上清华的机会,竭力赡养爷爷奶奶,拉扯我们四个兄弟姐妹长大。我们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继’字,分别叫董继先、董继英、董继红、董继华,寓意着将先辈的精神和遗志传承下去。”董继先告诉郑振乾伯伯,姑姑董存梅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退休前在国家民政部工作。

几十年来,董存梅一直都在以实际行动宣传践行存瑞精神,教育两个孩子要像舅舅那样坚强勇敢,将来不论干什么,都要把党和人民放心头,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儿子艾冬原先是北京市公安局12345“接诉即办”分中心负责人,2020年2月15日,操劳过度的艾冬突发脑出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

2023年10月5日,在董存瑞纪念馆展厅1970年的全家福前,留下了这张时隔53年的照片

“红色家风是永不熄灭的火种,他就像舅舅董存瑞一样,战斗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我们家族的红色基因,在他身上得到了最有力的传承。”董继先说,表弟艾冬做人非常低调,从来不跟别人提及董存瑞是自己亲舅舅这件事,但舅舅的英勇事迹却一直激励着他。姑妈也总是叮嘱他要好好工作,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更不能给舅舅丢脸。

血脉里始终流淌着的英雄基因,艾冬从警25年,始终扎根一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8次,2019年被评为“首都公安法制之星”。艾冬牺牲后,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艾冬和舅舅董存瑞,两人跨越72年,完成了一次波澜壮阔的英雄精神接力。

英勇壮举感天动地,气壮山河。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有一座烈士陵园,长眠着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19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象征着董存瑞19载青春年华。

郑振乾给董存瑞侄子董继先寄烈士纪念封

“您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哥,您是妹的骄傲;妹也是烈士的母亲,您的外甥像您一样让我骄傲!”2023年10月5日,董存梅手捧鲜花,在家人的陪同下缓缓走进董存瑞纪念馆,在哥哥的纪念碑前,老人久久不愿离去。

“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连队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几十年来,董继先一直在董存瑞纪念馆当义务讲解员,为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讲述董存瑞的英勇事迹。

董存瑞侄子董继先担任义务讲解员

红色家风,是血脉中流淌的信仰之光,是代代传承的精神火炬。董存瑞的家人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董存瑞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位英雄的事迹,用忠诚与奉献书写家国情怀。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