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专题   正文

工行金华分行:金融赋能 贷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2025-08-01 22:50:17

来源: 无

作者: 通讯员 张奕晨

工行金华分行:金融赋能

磐安县自唐代以来就有种植药材的历史,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中药材的生长。磐安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近8万亩,越来越多的农户依靠中药材走上了致富路。作为全国最大的浙贝母主产地,浙贝母产量大、品质优,是市场欢迎的畅销品。

正当全国人民享受黄金周的时候,磐安的药农们迎来了丰收的忙碌。在药材种植基地,药农们伴着晨曦,拿着锄头,争分夺秒地抢收贝母。贝母加工坊里,新鲜采收的贝母经过一道道工序,进入烘干房,一切忙碌而有序。药材城里,只见人群熙熙攘攘,交易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药材的混合芳香。

贝母秋种夏收,每年立夏前后10天是最佳采收期,药材粉性足、药性含量高,收益价值好。

“每年这时候最愁钱!”在药材城做了十几年贝母生意的陈先生说道。他家种了50多亩贝母,还收了周边农户20多亩的鲜货,眼看采收期临近,采收、包装、运输都要雇人,处处要花钱,算下来得近百万资金。“我跑了好几家银行,要么要抵押,要么流程慢,等钱下来,贝母早就错过了最佳采收期。”

像陈先生这样的药农不在少数,种植规模不小,却因缺乏传统抵押物、用款急,常常面临着资金瓶颈。

工行金华分行迅速行动,针对贝母产业“季节性用款急”的特点,推出了特色产品“药材贷”。同时基于当地中药材协会数据,用种植面积、往年收成等信息评估客户资质,实现全线上申请提款流程。

在提交申请后的两天,陈先生收到了放款提醒。“这么快!我现在马上就去雇工人抢收贝母,一点事都没耽误!”今年立夏,陈先生的贝母卖了个好价钱,“这药能治病,工行的贷款能‘救急’!”

据了解,工行金华分行持续深化金融赋能,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送达田间地头和产业一线,惠及更多小微经营主体和农户。

近年来,磐安的中药材不仅种在地里,还长在“云”上。2020年研发的“中药产业大脑”,实现了中药材精准溯源,8万余亩种植地块和近5万种植户信息均已入驻。工行磐安支行与“中药产业大脑”深度融合,推出“药材贷”“产业贷”等一系列线上信贷产品,覆盖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山区海岛县地处山地、海岛,多年来因田少、交通不便发展受限,但这些山区海岛县,又往往有着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地处浙中腹地的金华磐安,素有“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作为药乡的金名片,“磐五味”道地药材一直备受磐安人的青睐和喜爱。上千年来,磐安县凭借着道地药材种植的丰富资源,奏响一曲创富之歌。

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磐安的药材产业在金融助力下蓬勃发展。工行金华分行聚焦当地特色产业,与政府部门、商会协会、农创客等加深合作,组建“乡村振兴服务专班”,打造“一县一策、一村一品”金融服务方案。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