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萌娃巧手掌柜 贝币玩转非遗” 李渔幼儿园把课堂“搬”进博物馆

2025-08-02 10:14:49

来源: 无

作者: 王巧

8月1日,金华市博物馆内童声鼎沸,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渔儿嬉游博物馆”非遗亲子创玩市集热闹开张。金华市李渔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将课堂延伸至文化殿堂,以一场浸润本土非遗的探索之旅,生动演绎了“自在渔韵 臻美润生”的课程理念。

活动以“自在寻宝”点燃探索火花。孩子们手持“寻宝探秘卡”,化身小小探险家,在展厅中穿梭寻觅地质岩石的密码、历史印刻的痕迹与恐龙世纪的奥秘。观察、记录、思考,每完成一项任务,孩子们便获得一枚象征智慧积累的“贝币”。

“我认字多,赢得的贝币也多!”大一班曹屹兴奋地展示成果,“我用贝币换了好多宝贝,马上还要当小老板去卖东西啦!”

随后的“嬉戏市集”瞬间点燃创造火花。孩子们摇身变为“非遗文化小使者”,在精心布置的摊位前热情“营业”。摊位上琳琅满目:石头在巧手中蜕变为创意盆栽,剪纸艺术流淌着线条与色彩的生命力,扎染布艺、童趣漆扇、艾草香包、拓印书签……每一件都是孩子们项目学习的结晶。市集超越了简单的“交易”,成为孩子们磨炼沟通、合作、财商意识与自信表达的鲜活课堂。抽象的非遗文化在这里变得可触、可感、可参与,真正实现了“课程游戏化,游戏课程化”。

中五班的刘泠汐小朋友分享她的收获:“恐龙蛋和扇子都是我精挑细选,恐龙蛋还要送给好朋友呢!”小一班的卢愿则让爱心在市集传递——看到一位非本园小朋友没有贝币,她毫不犹豫送出心爱的扇子。这暖心一幕被记者捕捉,合影定格了纯真友谊。

园长季小静点明活动深意:“这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课程的延伸。”据悉,此次创新实践是李渔幼儿园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的深度探索,亦是携手市博物馆开创“馆园协同育人”新模式的破冰之举。

暑假期间,“小渔儿嬉游博物馆”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新学期,还将通过“我的博物馆自在日记”分享会、编制《嬉游博物馆文化札记》等形式,引导幼儿回顾、梳理、深化学习经验,将博物馆的探索之旅真正内化为成长的养分。

此次创新实践,成功地将教育场域从园所拓展到社会文化场馆,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心中悄然萌发,为其终身学习与文化认同感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教育空间从园所延伸至广阔文化场域,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被充分激活。一枚枚贝币在孩子们手中流转,一粒粒文化种子在心田悄然萌发,为终身成长积淀下最初的文化基因。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