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从绝望深渊到向阳而生!金华市民郭阿姨与广福医院的温暖羁绊

2025-08-04 12:58:5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戴伟文

风雨飘摇里的绝望困局

8年前,郭阿姨发现自己经期大出血,血流怎么也止不住。她当作妇科病去治疗,为此好几次住院,可症状却不见好转。最严重的时候,她全身浮肿、食不下咽、排尿困难等症状接踵而至,肌酐指标飙升至2000多的危急值,将她推向死亡边缘。到其他医院被确诊为尿毒症后,郭阿姨整个人都崩溃了。

这个本就饱经磨难的家庭,早已被丈夫肝癌晚期、婆婆肝硬化、父亲食道癌的阴霾笼罩。郭阿姨认为这种病近乎绝症,加上家庭的一连串打击,她将自己困在绝望的牢笼里,两三年的时间里一直拒绝治疗。而她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时收缩压突破200毫米汞柱,连降压药都无力回天。她不敢见人,不愿回家,觉得人生只剩无尽的黑暗。

 

医患共助中的生命转机

转机来自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的“医患共助”平台。血透室医护团队的持续关注,像春雨般滋润她干涸的心田;病友间的暖心互助也给了她支撑,让她明白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和疾病作斗争。在家庭遭遇重创时,广福医院的精准治疗让她的丈夫得以康复,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留住了顶梁柱,也让她看到了希望之光。

如今的郭阿姨,每周一、三、五上午7点准时来到广福医院做血透,每次一做就是4个小时。护士长余美芳经验丰富技术好,她带领的护理团队让多年血透的郭阿姨血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夏天穿短袖也毫无顾虑。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耐心开导,渐渐驱散她心头的阴霾。

因为生病胃口不佳,郭阿姨一直喜欢吃稀饭这类汤汤水水的食物,但这对尿毒症的调理康复有害无益。饮食调整的转折点,同样来自医务人员的宣教和病友的善意提醒。告别稀饭等汤汤水水,积极配合治疗,她的身体日渐好转,终于走出疾病的阴影。

在治病过程中,郭阿姨更是找到了精神寄托,血透时通过网络学习国学,汲取力量,从原来蜷缩在角落默默垂泪,到主动拍视频鼓励其他病友,完成了从“被助”到“助人”的蜕变。

 

向阳而生里的温暖传递

从去年开始,郭阿姨和丈夫每半个月做一次包子,一次要用掉25至30斤面粉。包子馅料用的是公公自家种的当季蔬菜,还有丈夫现做的盐卤豆腐,又新鲜又好吃,免费送给村民和快递小哥,很受大家欢迎。前几天,余美芳听说她免费送包子的事迹后,还转了200元给她买面粉,表示也想出一份力。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郭阿姨老家蒋堂镇下汪村开交流会的日子。从6年前开始,她和丈夫一起忙前忙后,为交流会免费供应10元一份的快餐。今年交流会期间,他们总共提供了500份快餐。他们的善举也影响了很多人,这次就有来自兰溪、金华市区等地的20多位义工主动上门帮忙,完成爱心接力。

郭阿姨说,生病后,她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广福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很有亲和力,对她很关心,感觉就像家人一样。她的心态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她脾气暴躁,现在的她变得温柔耐心,乐于助人。“我脾气变好了,对家人、对亲友都比以前好,现在家庭氛围很和谐。同时,通过做好事帮助别人,让我很快乐。”

郭阿姨就医经历的背后,是广福医院党建引领下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入选金华市公益创投的“透亮人生”肾友赋能支持项目,更将这份关怀延伸拓展。医院联动多方力量,通过“温馨速递”上门探访、搭起医患沟通桥梁,让患者在经济上减负,在心理上获得更多支撑,在家庭里多些温暖。

从绝望到新生,从受助到助人,郭阿姨的蜕变里,藏着广福医院党建引领下的人文温度。在这里,医者的专业驱散病痛,党员的赤诚点亮心灯,让每个被赋能的生命,都能向阳而生。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