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地理标志“金”名片|金华火腿:“金”招牌淬新火

2025-08-05 06:27:0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卢奕仿 通讯员 卢涛/文 胡肖飞/摄

[编者按]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自古以来,金华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丰饶的物产。一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彰显着金华物产的独特品质和文化底蕴。如今,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金华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致富增收的增长极。本报推出《地理标志“金”名片》专栏,报道金华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魅力和产业发展状况,为读者打开了解金华地理标志产品的窗口。


近日,金华火腿产业入选全国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这不仅是对这块千年“金”字招牌的肯定,更是我市系统性振兴历史经典产业取得的成效。

金华火腿历史悠久,唐代《本草拾遗》便有“火腿,产金华者佳”的记载。2000年前后,产业迎来高光时刻:金华获誉“火腿之乡”,金华火腿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余家企业年产400万条,出口超3000吨,总销售额近10亿元,占据全国火腿销售市场75%份额。然而此后20余年,金华火腿年产量始终在200万至300万条间徘徊,亟待破局。

2023年底,金华市成立产业振兴专班,系统性谋划振兴之路。2024年4月,金华两头乌与火腿产业振兴推进大会召开,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明确每年安排市级财政资金700万元,精准投向标准制定、工艺升级、品牌保护等关键环节,为产业振兴筑牢坚实的政策基石。

要让千年风味在现代市场持续飘香,转型势在必行。政府以“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为抓手,积极引导企业从单一火腿加工向多元化肉制品精深加工迈进。针对新申报企业创新实施“提前介入”服务模式,将许可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7个工作日,目前已有9家企业成功获得“发酵肉制品”生产许可。

产品创新方面,着力构建“传统工艺+现代需求”研发体系,使传统风味精准对接Z世代消费,产品线已拓展至火腿、传统肉制品、冷冻饮品、调味品、糕点等10余个食品类别上百个品种。销售渠道同步拓宽,市区主要火腿企业普遍在淘宝、抖音等平台开设店铺,其中金华火腿公司、金字火腿等销量位居前列。此外,今年4月,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联盟成立,迅速达成两千余万元采购协议,产业链协同优势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产业升级的硬件支撑正在夯实。金字火腿年产5万吨肉制品数字智能生产线、义乌华统食品健康产业化(一期)等重大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前者投产后,可年产150万条火腿及火腿制品、32500吨特色传统肉制品及酱卤肉制品、5000吨预制菜,可完成2500吨肉类分割(含两头乌),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2亿元。后者则可年产15万吨肉制品、160万条火腿。

品牌建设与文化挖掘相辅相成,厚植产业发展底蕴。2024年11月,我市凭借独特资源禀赋和深厚产业基础,成功争取到“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落地,为产业腾飞创造契机。大会期间,一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大大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文化感染力:开腌仪式上,火腿学院首批新生拜师,金华火腿腌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表演传统技艺,金华火腿LOGO征集启动;金华火腿宴上,12道匠心烹制的代表性火腿菜肴香气四溢,让与会嘉宾直观感受“舌尖上的金华”;产业对接洽谈会促成近60家企业现场交流合作。同时,深挖火腿文化内涵,积极谋划建设金华火腿主题公园与特色街区,并与横店集团、金华山旅游区携手,在客流高地打造集中展示窗口,让文化软实力赋能品牌硬实力。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我市持续强化“金华火腿”制作标准与管控流程,2023年以来累计抽检火腿102批次,合格率保持100%。今年三季度我市还将迎来金华火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三年创建的收官验收。“此次验收标准空前严格,不仅突出‘一直、二比、二等、二不见’的传统工艺精髓,更对特级火腿的外观瑕疵‘零容忍’。”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食品生产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底,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金华火腿》修订后重新发布。新标准调整了原料限定、产品分类体系及生产工艺流程参数,新增蛋白质降解指数检测等13项质量指标,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工艺需求,强化金华火腿地理标志特性保护。

从千年传承中淬火新生,在守正创新里砥砺前行。我市持续加快产业振兴步伐,力争2025年实现火腿产量450万条(其中金华两头乌火腿6.8万条)、产值突破26亿元的目标。金华火腿,这张承载千年历史的“金名片”,将在与新时代的融合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新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