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08:27:31
来源: 无
近日,市民蒋女士向市新闻传媒中心热线83186666反映,其女儿在市区江北某游泳俱乐部参加暑期游泳培训期间患上了结膜炎,怀疑是泳池水质问题导致,因为此前女儿曾多次提到泳池水有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这一情况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
蒋女士的女儿今年暑假报名参加了某游泳俱乐部的培训课程。然而几节课下来,孩子多次反映泳池的消毒水味道特别重。“孩子回家跟我说一进泳池就能闻到很浓的消毒水味,游完泳后,就算浸泡很久,泳衣上的消毒水味还是洗不掉。”蒋女士告诉记者,起初她并未在意,直到女儿出现眼睛红肿、刺痛等症状,就医后被诊断为急性结膜炎。
“我们小区的泳池和其他游泳馆都没有这么重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过量投放消毒水了,能不能让相关部门去现场抽检看看泳池水质是否合格。”考虑到孩子的健康,蒋女士正在考虑是否要中断女儿的游泳课程。
据了解,游离性余氯是衡量水中消毒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019年我国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中,要求人工游泳池游离性余氯含量为0.3mg/L—1.0mg/L。在这个范围内,游离性余氯含量既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又可以保证消毒效果,持续杀灭池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日前,记者前往蒋女士女儿所在游泳俱乐部现场查看。下午4时多,现场有很多小朋友在练习游泳。在泳池入口处,张贴着《游泳人员需知》《卫生告知》《禁游告知》等告示牌,明确患有皮肤病、结膜炎、性病、病毒性甲肝戊肝等传染疾病的患者严禁入池游泳。
记者走进内场看到,入口两侧分别是男、女更衣室,经过浸脚池就能看到两个大小不同的游泳池,十多名小朋友正在泳池内练习游泳。
泳池负责人施教练向记者介绍了水质管理情况:“我们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每日新水补充量达到20%,并实行24小时循环过滤消毒。”对于家长反映的消毒水味刺鼻问题,施教练解释,可能是按照国家标准的上限投放氯消毒剂所致。
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了卫健部门。
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二科科长黄竹青表示已对该游泳池开展检查,检查情况合格,并对游泳池水进行了抽检。同时向记者出示了该游泳馆刚出的水质检测报告。报告显示,该游泳馆泳池水的余氯值分别为0.85mg/L和0.82mg/L,符合0.3mg/L—1.0mg/L的国家标准,其他各项指标也均达标。“从检测结果看,水质是合格的。”黄竹青说,我们要求泳池规范进行泳池水自检并公示,场馆负责人规范开展水质处理并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强制通风设施,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同时提升泳客游泳体验。
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执法科副科长杨跃军表示,每年6至8月,他们根据国家、省、市检查计划,卫健部门都会对全市游泳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同步抽检水质。截至2025年7月29日,全市已完成142家游泳场所的监督检查和抽检采样工作,第一批79家抽检结果也已出炉。结果显示,142家游泳场所中,现场检查合格的有138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水质自检未公示等。79家抽检游泳场所中,水质指标全部合格的有64家,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尿素、游离性余氯、游泳池水菌落总数。总体来看,市区各游泳场所经营管理者基本落实卫生管理各项制度和措施,水质检测合格率高于去年同期。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责令上述存在问题的游泳场所限期整改,并将依法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杨跃军提醒市民,若发现泳池卫生问题,可先向场馆反映,也可拨打12345或88900000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反映。受理投诉后,卫健部门将在7个工作日内开展调查,并通过现场快检、采样送检等方式核实情况,如果需要开展进一步调查取证,则会在60天内再次告知调查结果。卫健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每一位市民朋友的监督与反馈,将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对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力维护市民健康权益。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