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浙江有礼 八婺争先丨“志愿红”邂逅“夕阳红”:四年“周三之约”绘就温暖画卷

2025-08-06 08:20:02

来源: 无

作者: 徐艳燕

8月4日下午,阳光透过病房的窗户,洒在文荣医院93岁抗美援朝老兵应世灵的病床上。老人微微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熟悉的“志愿红”——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江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3名志愿者,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病房。量体温、敷湿布、剪指甲、唠家常,志愿者的一连串动作娴熟而自然,仿佛是将周三的“上门服务”原封不动地搬进了医院。

其实,这场“临时加更”的服务源于建军节前夕的一次探视。社区党委书记王建华带领团队慰问住院的应爷爷时,发现老人脚指甲已深深嵌进肉里。王建华当即“下单”:“安排志愿者来!”于是,便有了8月4日这场特别的医院版“周三之约”。

“体温38.7℃,先进行物理降温!”理疗师志愿者潘雪云迅速行动起来,将两块凉毛巾分别敷在老人的额头与小腿上,同时辅以轻柔的按摩。半小时后,老人的体温成功降至37.2℃。另一边,志愿者傅根华小心翼翼地为老人修剪指甲,而志愿者范秋凤则陪老人聊起了天:“应爷爷,您当年在朝鲜零下40℃的极端环境下,是怎么扛过来的呀?”老人咧嘴一笑,眼中闪烁着光芒:“哪有你们想得那么苦,那时候年轻,浑身都是劲儿!”

四年时光,风雨无阻。江滨社区将每周三定为“老兵关爱日”,为老兵们提供理发、剪指甲、康复理疗、全屋保洁等贴心服务。网格员和志愿者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应爷爷的女儿感慨不已:“父亲常常说,这些志愿者比亲闺女来得还准时呢!”

这份“周三之约”近年来不断升级,如今已拓展为“周五共享日”。江滨社工站将服务窗口前移,每周五上午定点开放,周边几个社区的多位老人都成了这里的“铁杆粉丝”。量血压、剪指甲、理发、聊天……小小的社工服务站里,常常充满了老人们的欢声笑语。

“你们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有你们照顾着,我们当子女的也放心。”远在深圳工作的王女士,每次通过视频看到母亲被志愿者簇拥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总会忍不住点赞。

“志愿红”,温润“夕阳红”。从一个人的床边,到一群人的客厅,再到一座城的温暖,江滨社区用四年的“周三之约”给出了答案:当“志愿红”与“夕阳红”浪漫邂逅,最暖的光,永远照在老兵回家的路上。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