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卷毛不卷丨稚嫩话语藏暖意,孩子们眼中的辛劳与爱

2025-08-06 11:25:22

来源: 无

作者: 董易 陈星辰

上周,“卷毛不卷”的街头采访镜头前,一群小学生被问了个简单问题:“家里谁最辛苦呀?”

有的孩子指向爸爸:“爸爸的工作任务比较重,压力会很大。”有的孩子提起妈妈:“妈妈全职在家带我和妹妹,要顾着我们的学习、饮食起居,还有家里的杂事,好像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话里藏着对忙碌的心疼;还有的孩子念叨着奶奶和外婆,认真地细数:“奶奶每次要接我上学和放学,还要给我洗衣服。”“外婆每天都要忙着给我烧饭洗衣服。”

朴素的描述里,是对日常辛劳的默默记挂。更有暖心的孩子懂事地说,家里爸爸妈妈都辛苦:“爸爸每天只有晚上才回来,妈妈有时还要上夜班,要到一点钟呢。”

当被问到“你能做些什么”时,孩子们的回答更显温情。“我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妈妈少操点心。”“给她做一些我能做的菜,比如炒鸡蛋、炒青菜、倒一杯牛奶。”“在家里帮爸爸妈妈拖地。”……原来,小小的他们,早已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家人的付出。

采访的尾声,孩子们的爱直白又滚烫。有的仰着小脸认真表白:“感谢爸爸妈妈的辛苦付出。”有的害羞的说:“谢谢你呀,让我的学习生活变得这么有趣。”更有孩子对着镜头比心:“爸爸你辛苦了,我永远爱你呀!”

其实,每个家庭的日常里,都藏着不同角色的付出。父母为生活奔波,长辈为晚辈操劳,而孩子用他们清澈的眼睛,捕捉着这些不易。他们或许还不懂“责任”的沉重含义,却已悄悄学会了“分担”。这份纯真的体谅,恰是家庭最温暖的底色。它让我们知道,所有的辛苦,都在被珍视;所有的付出,都在被看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