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锐评   正文

金云评丨从“试点”到“样板”:我市医保智能监管的破局之道

2025-08-06 12:48:3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胡哲南

当国家医保局的试点名单揭晓,金华与市中心医院的双重入选,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标志着我市医保基金监管进入“数字治弊”的深水区。在医保基金成为民生保障“生命线”的今天,这场智能监管改革的破局意义,早已超越地域边界。

我市的突围绝非侥幸,三重底气构筑了坚实根基。组织保障上,“医保牵头、多部门协作”的机制设计,让专项整治从“单打独斗”变为“集团作战”,部门联席会议与信息共享机制,更打通了监管的“中梗阻”。

试点经验上,八项国家级试点的实践积累,从2019年智能监控示范点的优秀等次,到反欺诈大数据模型斩获国家大奖,每一步都踩在监管创新的关键节点。智能体系上,事前提醒覆盖426家医药机构、事中审核拒付8800余万元、760G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形成了“防患于未然—违规即拦截—数据追根源”的全链条闭环。

这些探索印证,监管改革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制度设计、技术应用与实践打磨的化学反应。

医保基金监管的核心命题,始终是如何在“守护每一分救命钱”与“保障群众就医便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我市的实践给出了答案:通过智能手段提升监管精度,反而能释放更大民生红利

事前提醒让医疗机构在开方时就规避风险,避免事后处罚导致的服务收缩;事中审核规则的迭代升级,既精准拦截违规行为,又减少了合理诊疗的干扰;事后的数据追溯,则让监管从“人盯人”的粗放模式,转向“数据说话”的精准治理。这种“三道防线”的设计,本质上是用数字化手段解开“监管严则服务差,服务松则基金乱”的死结。

被赋予“打造样板”的使命后,我市的下一步更具示范意义。规则体系的优化,关键在于提升“人机协同”效率——让智能系统承担80%的常规审核,释放人力专攻复杂案例。场景扩展的重点,则是将血液透析等高频高风险领域的监管经验,复制到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守住创新服务的风险底线。

而数据挖掘的深层价值,远不止于监管本身。当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数据联动,当医疗机构与监管部门实现信息互通,不仅能遏制欺诈骗保,更能倒逼医药价格透明、促进诊疗规范,最终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正是“监管即服务”的深层逻辑。

从“试点”到“样板”,我市的探索之路证明:医保基金的安全防线,从来不是冰冷的技术壁垒,而是充满民生温度的制度创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